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


十四、第20式右榄雀尾(捋势)|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





动作1:身体向左转,重心移于左腿,成左坐步。双掌随身体转动向左后捋 至腹前,双掌心侧相对,右掌心向左,掌指向前,左掌心侧向上,掌指向右;眼 随体转向前平视(图65)。



动作要领:(1)向后捋时,左肘应向左侧后45度方向撤肘。(2)松肩、垂 肘,立身中正,双臂撑圆,松腰沉髋。(3)右肘与身体保持20厘米左右距离为 宜。



易犯错误:(1)双臂僵直,左右歪魏,身体后仰,双臂紧夹身体。(2)动作 不协调,上下不相随。(3)耸肩、扬肘,双膝挺直,重心起伏。



动作方向:此势动作身体向西南方。









技击含义:“主宰于腰”,以腰的左转带动双手,自面前向下、向后划弧而 动。由于腰的转动右手必然会微向前展伸;然后再向下、向左弧形下落。右肘落 于右腹前侧,掌心向左,掌指向前,虎口向上,五指在同一平面,右肘与右腹间 相距20厘米左右。此时,右臂既有向下的沉劲,又有向左的带劲。而左手以肘 关节领先,向左下后方弧形下落,左掌落于左腹前侧,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左 掌与左腹间相距10厘米左右。此时,左臂既有向下的棚劲,又有向左后的引劲。 由于双手的动作,将对方向隅向牵引。运动过程中双手的动作要同时而动,切不 可先后而动,而失去了捋的动作含义。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步型、步法的变化。 配合身体的转动,随身体重心的移动,髋关节沿水平位置向后平移,带动身体立 身位移,上下相随,即由右弓步转换为左坐步。左膝关节与左脚的45度方向一 致,六成劲坐于左腿。右腿膝关节不可挺直,要微屈,右脚前脚掌要有向后的搓 劲,右腿要有四成劲,松腰沉髋,气沉丹田,收腹敛臀,顶头悬、立腰竖项,松 肩垂肘、虚腋、双臂撑圆,双手的劲力方向是左后45度的合力。捋的动作要体 会到如拳谚所云:“捋劲意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引之 使延长,力尽自然空,重心自维持,莫被他人乘。”此句拳谙充分说明捋的动作 含义及技击方法和劲力的方向。



第20式右揽雀尾(挤势)



动作1:身体向右转,重心于左腿,成坐步;同时右臂外旋屈肘提于腹前, 右掌心向内,掌指向左;左臂内旋上提附于右腕内侧,左掌心向前,掌指斜向 上,掌指向右;眼随体转向前平视(图66)。



动作要领:(1)腰的转动带动双手相合。(2)立身中正,沉肩、坠肘,松腰 沉髋。



易犯错误:(1)身体前俯突臀、左右歪髋,双腋紧夹身体。(2)耸肩、右膝 挺直,重心起伏。



动作方向:此势动作身体向西北方。



技击含义:当捋到尽点时,即以腰髋的转动,使身体向右转正。此时,随腰 的转动,右臂微外旋,屈臂提于腹前,转动掌心向内,掌指向左,力贯右臂外 侧,为右平棚。左臂内旋,左掌以拇指意领,向右旋转,同时向前推掌,力贯左 掌心,附于右腕内侧,掌指斜向上。顶头悬,立腰竖项,身体不可前俯、突臀, 左右歪髋,松肩垂肘,虚腋,双臂撑圆。双掌相合,双臂外形成下八字形,保持 坐步步型。蓄劲于左腿,右腿要寓撑劲。要领会拳谚所云“上下一条线,全凭两 手转”,“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的意境。



动作2: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成右弓步;同时双掌向前挤 出,腕与肩平,右掌心向内,掌指向左,左掌心向外,掌指斜向上;眼向前平视 (图 67)。



动作要领:(1)立身中正,沉肩、双肘应有下垂之意。(2)双臂撑圆,动作 要饱满。



易犯错误:(1)身体前俯,双臂僵直。(2)耸肩、左膝挺直,重心起伏。



动作方向:此势动作身体向西北方。



技击含义:立身、平髋,以腰腿之力,向前弓步,随身体重心前移,身体向 前平移。顶头悬,身中正,尾闾收住。双臂随身体重心前移,向前展臂。腕与肩 平,右掌心向内,掌指向左,左掌心向外,掌指斜向上,沉肩、垂肘、含胸,双 臂撑圆,双臂外形成八字形,意贯右掌,力达手背。这里所指的力达,并不是就 在此动用力、使劲,而是仍要求运动时动作缓慢、柔和。动作时要达到“先在 心,后在身”,以意贯手背,意到、气到、力到,意之所注处就有所感觉。左手 辅助发击,也就是用两手合力发击。正如拳谚所云:“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












直接单纯力,迎合一劲中,间接反应力,如球碰壁还,又如钱投鼓,跃跃声锵 然。





浏览66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