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1:接上势,重心于左腿;左掌心转动向上,掌指向右,由右肘下向前 穿出;右拳变掌,双掌心相对,掌指向前,腕与肩平;眼向前平视(图51、 52) 〇
动作要领:(1)动作时身体重心要平稳,动作要轻灵,双肘要微屈。(2)立 身中正,松肩垂肘。
易犯错误:(1)身体重心起伏,耸肩。(2)上体前俯,双臂僵直。
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东方向。
技击含义:此动作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保持上势左弓步的同时,先以松腰沉 髋的意识将身体重心微微下沉,此时,右拳稍前送,意贯拳面。左臂外旋翻转掌 心向上,由右肘下向前穿出,意贯左掌指,同时又具有向外的棚劲。双臂不可紧 夹身体,肩肘松沉。尾闾中正,含胸拔背,肩背的舒展保证了双臂动作保持弧 形,动作劲力的饱满。双臂的动作不可用僵劲、拙力,要松沉自如。在轻灵之 中,体会拳谚所云“内要含蓄坚刚而不外施”。
动作2:重心移于右腿,右腿屈膝,成坐步;双掌心相对,虎口向上,屈臂 挑掌收于胸前,两掌心侧相对,掌指斜向上;眼向前平视(图53)。
动作要领:(1)重心右移,双膝要屈,重心的移动与屈臂挑掌同时协调完 成。(2)两臂放松,双腋微虚,屈肘挑掌动作成弧形。
易犯错误:(1)双肘平展,仰身挺腹。(2)重心右移与屈臂挑掌动作脱节、 不协调。
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东方向。
f
0
? ^
图51
图52
动作3: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成左弓步;双掌微向下,再向 前上按出,掌心侧向前,掌指向上,腕与肩平;眼向前平视(图54)。
动作要领:(1)双掌前按动作应走弧线,双臂撑圆,双肘微屈。(2)上体正 直,松腰沉胯,双掌前按要顺腕立掌,腕部要柔顺。
易犯错误:(1)上体前俯、突臀,双臂僵直。(2)双掌前按动作幅度过大, 耸肩平肘。
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东方向。
第18式十字手
动作1:接上势,身体向右转,左脚尖内扣90度,重心于左腿;随体转, 双掌向上、向右划弧于面前,掌指向上,双掌心侧向外,腕与肩平;眼向前平视 (图 55)。
动作要领:(1)身体向右转时,身体重心不可起伏。(2)两臂呈弧形,松 肩、垂肘。
易犯错误:(1)身体重心起伏,上体前俯突臀。(2)耸肩、扬肘,双臂僵 直。
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南方向。
技击含义:此势动作时,身体的转动与左脚的内扣动作要协调进行。腰髋的 转动带动双掌的动作。演练时,双臂不仅要保持弧形,而且双掌要注意劲力的体 现。右掌为“引化劲”,意贯右掌及右臂外侧。左掌为“沾粘劲”,意贯左掌及左 臂。腰髋要松沉,立身要中正、安舒,动作要轻灵中寓于稳重,如拳谚所云: “身形腰顶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动作2:身体向右转,右脚尖外展45度,重心移于右腿;成右侧弓步,随 体转,双掌微向上、再向左右平分下落撑开,掌与髋平,掌心向外,掌指向两 侧;眼视右掌方向(图56)。
动作要领:(1)松腰沉髋,身体重心下沉,双掌平撑分开,双臂保持弧形。 (2)尾闾中正,沉肩垂肘。
易犯错误:(1)身体前俯、突臀,双臂僵直。(2)双掌平分撑开与右脚转动 动作脱节、不协调。
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西南方向。
技击含义:此动作时,身体的右转、右脚的外展,双掌的平分下落,同样要 以腰髋的转动同时协调完成。尤其是双掌的分落,要以双肘为圆心,两前臂向两 侧平撑分开下落,意贯双臂下侧。肩、肘、腕、指的关节,要相应达到松、垂、 顺、舒的要求。要体会拳谚所云:“手不向空起,手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 活。”
动作3:身体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内扣45度;随身体转动,双 臂内旋,双掌向下划弧于腹前双腕交叉合抱,右掌在外,左掌在内,双掌心向 内,掌指向左、右斜下方;眼视前下方(图57)。
动作要领:(1)双掌合抱时要沉肩、松肘,虚腋。(2)身体重心左移、双掌 合抱动作应同时协调完成。(3)松腰沉髋,尾闾中正,安舒。
易犯错误:(1)双掌合抱时耸肩、平肘,双臂紧夹身体。(2)身体重心起 伏,上下动作不协调。(3)身体前俯,突臀。
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南方向。
技击含义:此动作身体重心左移时,髋关节要沿水平位置移动,带动身体平 稳位移。松腰沉髋的动作要领是身体移动的关键。身体左转,右脚内扣与双臂边 内旋边向下划弧;双掌交叉合抱动作要协调进行。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是保证双
9
9
臂撑圆的要领,正如拳谤所云:“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动作4:重心于左腿,右脚内收成开立步,双脚平行与肩同宽。然后双腿缓 慢直立;双掌交叉合抱上举于面前,腕与肩平,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双掌心向 内,掌指向左、右,成斜十字形;眼向前平视(图58、59)。
动作要领:(1)收脚成开立步,双掌合抱上举,动作要协调。(2)立身中 正、安舒,沉肩垂肘,双臂撑圆。⑶双膝关节不可僵直。
易犯错误:(1)动作脱节不协调。(2)身体前俯、耸肩、扬肘。
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南方向。
技击含义:身体重心于左腿,右脚收回时,右脚跟先要提起,然后以右前脚 掌微蹬地,顺势回收,前脚掌先踏地,再全脚掌踏实。随身体重心提起,双腿直 立,双掌自下而上弧形向前合棚,腕与肩平,与身体约三拳距离。此时,意贯双 臂外侧。要虚领顶劲、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双臂撑圆,精神自然提 起,要体会拳谚所云:“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 神贯于顶。”
浏览1,9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