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一:重心渐渐移向左腿,身体渐渐左转。同时,左 肘下沉,左臂外旋使掌心翻朝里上;右掌自右胯旁弧形向前 经左臂里侧举于左掌前,掌心朝外下。(图61)
动作二:与前第三式“揽雀尾”(二)掘式动作二相同, 惟方向不同,前揽雀尾的弓步、虚步是朝着正西方,此动作 以及后面挤、按各动作是朝西北斜方进行的。(图62)
要点与第三式“揽雀尾”(二)搬式要点相同。
(三)挤式、按式图63
(三)挤式、按式
图63
图66动作和要点皆与第三式“揽雀尾”(三)挤式和(四)按 式相同,惟方向不同。(图63—67)
图66
动作一、二同第四式“单 鞭”动作一、二(图18—20), 惟方向正斜不同。(图68—70)
动作三:重心全部移于右 腿,身体微左转,左脚提起向 左后(正东)方摆出。随转体, 左掌向左弧形平移,随移随着
图67 臂外旋使掌心翻朝里;右掌也
紧跟着向左弧形平移,随移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前;两肘 稍沉、微屈,使两掌心遥对。眼神关及左掌左移。(图71) 动作四:左脚向左(东)落下,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 身体继续左转;右脚提起,向前微移落下,重心即渐渐移于 右腿;随转体,两掌弧形向左平移,左掌移至左侧时即弧形
? 44?
向左下移,两臂随移随着内旋使两掌心翻朝下;眼神先关及 左掌左移,当右掌将移至胸前时即顾右掌。(图72—73)
动作五:重心全部移于右腿,左脚略提,稍移向左前落 下,以脚跟着地,身体继续向左微转。随转体,左掌自左而 下向里经右前臂内侧向前上圆转穿出,掌心朝右,食指高与 眉齐,与鼻尖对准;右掌向左经左掌外侧下盖,随盖随着握 拳,置于左肘下,拳眼朝上,拳心朝里。眼稍关左掌向左下
?45?
绕,当左掌经右臂里侧将要穿出时,即向前平视,眼神仍要 关及左学穿出。(图74)
图74
图74
1 .自抱虎归山过渡到肘底看捶的动作须根据“一动无有 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和“绵绵不断”的要求进行,勿使有 棱角和停顿处,要做得圆满、协调。步法和手法均须随腰转 动。两脚不要双重,要此起彼落,象翘翘板一样。
2 .当两掌向左平移时,要注意勿使右掌荡下,在平移过 程中右掌须坐腕;平移时左手去、右手跟,距离要均等。
3 .做图74的姿势时,左膝要自然微弓;注意两肩不要上 耸,松腰胯;两臂须呈弧形,不可挺直;胸部不要正对前方, 要侧朝右前斜方;左掌要坐腕。
浏览3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