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


一、第十六式肘底看捶|杨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





1. 杨式太攀及其防身应用杨式太攀及其防身应用接上势,身体向左转,右脚内扣135度,重心移于右 腿,左脚提起向左前迈步,脚跟先着地;随体转,右臂屈收于 胸前,右掌心向下,掌指向左,腕与肩平;同时,左掌向下划 弧于右腹前,翻转掌心侧向上,掌指向右;眼视右手方向(图 5-77)。






杨式太攀及其防身应用



杨式太攀及其防身应用



2. 身体向左转,重心移于左腿,左脚全脚掌踏实,左腿 屈膝慢慢向前弓出,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前棚出,掌心向 内,掌指向右,与胸平;右臂内旋翻转,右掌向下落于右傲 旁,掌心向下,虎口向前,掌指斜向前;眼向前平视(图5 - 78、5-79)0



3. 图 5-77 图 5-78 图 5-79图 5-77 图 5-78 图 5-79身体向左转,左脚尖外展45度,重心于左腿,右脚提 起向前跟步,前脚掌踏地;左掌向外、向下划弧于左胯前,掌 心向下,掌指向前;右掌向上划弧至面前,掌心侧向下,掌指 向左;眼随体转向前平视(图5-80)。






图 5-77 图 5-78 图 5-79



图 5-77 图 5-78 图 5-79



4. 身体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脚全脚踏实;左脚提



图 5-80 图 5-81 图 5-82图 5-80 图 5-81 图 5-82起前移,脚跟着地,成左虚步;随即身体微向左转,左掌由右 腹前向上经右前臂内侧向前上方立掌穿出,掌心侧向前,掌指 向上,与鼻平;同时右掌握掌,沿左臂外侧盖于左肘下,拳眼 向上,正对左肘;眼向前平视(图5-81、5-82)o






图 5-80 图 5-81 图 5-82



图 5-80 图 5-81 图 5-82



第五章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第五章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要点】



第五章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



第五章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



① 左脚摆步时,松右腰胯,移重心,左胯外开旋腿摆出, 做到自然圆转。



② 跟步摆掌上下协调一致,两脚之间虚实转化,如同跷跷 板此起彼落。



③ 两掌左右摆动,做到松肩、沉肘、坐腕,不飘浮、不僵 硬,松柔沉着。



④ 双手一上一下,相连相随,右掌下盖,左掌上穿,提左 脚落地,要协调一致。



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



(-)右倒撵猴



1 .身体右转,重心移于右脚;右拳变掌,手臂外旋,向



-187 ?



杨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杨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图 5-84图 5-84












杨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



杨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



图 5-84



图 5-84



下、向后划弧后撤至向后上方,掌心向前,高与耳平;左掌随 腰转动微向前舒展平举(臂微屈);当右掌划弧后撤至右胯旁 时,左腿提起向斜后方退步,前脚掌着地;眼随转体方向平视 (图 5-83)。



2. 上体左转,左脚跟里扣45度,全脚着地,重心后移于 左腿;同时右掌逐渐转动手心向前经耳旁向前推出,掌心向左 斜侧下;同时左掌转动手心斜向上,经右肘里侧向下划弧至小 腹左侧前方,左掌心侧对左肘;以右脚跟为轴转正,右腿微 屈,成右虚步;眼向前平视(图5-84)o



【要点】



① 在往后撤步时,身体重心控制在前脚,转体时将体重移 于后脚,横向距离同肩宽。



② 往后撤步和移重心要协调一致,身体不可上下起伏,应 保持相对平衡,上体正直。



③ 此势为太极拳中一连续后退的拳势,它要求“开后再 合”,“合而再开”。根据进退需有转换的要求,在一开一合的 动作中夹着内劲的转换,才能成为“退中有进”,“进中有退”,




“退即是进”,“进退自如”,使之成为具有支撑八面的太极拳后 进法。



要求臂成弧形,防止耸肩,使无凹凸缺陷之处和内劲中断 的缺点。



④ 如加大运动量,可做5个或7个倒撵猴,但必须是单数 才能衔接下一拳势,如倒撵猴做7、5、3个,后面的云手需相 应做6、4、2个,否则收势回不到原来起势的位置。





浏览3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