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56-1 图 56-2
接上式,右腿稍屈,使左脚尖勾转向西南,腰胯又向 左移,右勾手变掌向左平刺,左手向右平抹,成为左手俯 掌在上、右手在下的合手式。身体重心坐在左腿,目光向 西北(图56-1),站稳左脚,提起右腿,向西北迈步成弓步, 右手随右脚弓步向西北托送,手掌向上,同时左手心向下 朝东南按捋(图56-2) o
第57式左野马分鬃
两手分出后,腰继续右转,右手臂也随之向右转动,手 掌渐转向下,左手则向右腰侧平刺,双手成合手式(图57-
1),然后右脚站稳,提起左脚向西南迈进一步,右腿伸,左 膝弓,左手随弓步向西南托送。右手心向下向东北按捋 (图 57-2)0
图 57-1 图 57-2
【注意事项】
左脚提起向西南迈出的路线不能直线地自东向西;也 不可收回至右脚旁,再直线向西面,形成锐角线。正确的 路线是:犹如地上有一张弓,弓近身,弦在外侧称为外弦, 野马分鬃。脚行走是依弓背的路线进行的(称走外弦)。左 右野马分鬃的步法都要这样。
第58式右野马分鬃 '
■ _ I *>
■
接上式,腰胯继续左转,左手心渐反转向下,右手随之 向左腰侧平刺,掌心渐向上,两手又成合手式(图58-1) o
腰胯左转时,右脚跟自然被拉起,即提起左脚弧线向 西北迈步,身随步移,右手随弓步向西北托'送,左手心向 下朝东南按捋(图58-2)o
图 58-1 图 58-2
【注意事项】
野马分鬃的斜角步和搂膝拗步的步子是不同的。如果 说搂膝拗步时两脚所站的位置是一个长方形的对角线之两 端,那么,野马分鬃时两脚的位置乃是一个正方形的对角 线之两端。另外拗步前脚落地,脚内侧与纬线平行;然后 再做外撇的动作。野马分鬃前脚落地时就成斜角线,脚掌 无外撇的动作。
第59式进步揽雀是 ' r
与第3式揽雀尾基本相同,差异之处在“进步”时的 动式。所谓“进步”是从右野马分鬃过渡到“双手城”时 的动式:即身稍右转,两帮转(图59-1),左手转到腹前
时,提左脚向西迈半步,接着腰向左转,身体重心从右脚 移向左脚,左手随之由下向上转动,左脚成弓步时,左手 平举成单手瑚捋、右手在前稍向下(图59-2),但方向为西
图 59-1 图 59-2
南。身仍左转,随之转成左合手式(图59-3),接着是做上 步双手墉(图59-4),然后捋,挤,按都同第3式。
浏览95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