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式,腰胯逐渐下坐,左足 尖由南勾向西南。同时两手掌翻转 向下,腰开始向右转,重心移向左 (图 53-l)o
图 53-1图 53-1两手以肘带动向后边退肘边分 开,手心向下,右足侧身提向西北 虚悬(图53-2)(重心仍在左足),右 足向西北方跨出,同时右手向西北 平刺,左手向东南捋去。此日寸,胸 部面向西南,而目光平视西北(图 53-3)。腰胯继续右转,左手顺势向 上弧形转,经耳旁随腰向西北扑出 (这是左扑面掌),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右手同时翻转向 上,顺着腰部转动之势收至腰旁(图53-4),右手渐上提并
图 53-1
图 53-1
翻掌到右肩前使手心向外,随着右膝前弓,身体前移顺势 扑出,左手心翻转向上。稍向后捋,这便是右扑面掌,抱 虎归山式全部完成(图53-5)。
【注意事项】
此式的各势动作都是围绕着腰胯的活动来进行的。第 一个左扑面掌是随着转腰的动作扑出去的,同时右手也随 之收回。第二个右扑面掌是随着腰胯的前移、右膝弓出的 动作扑出去的。所以其根在足,身动掌随,练起来才合乎 规范。双手轮换扑出,称连环扑面掌,可单独学练。左右 方向都可,但不要练成右搂膝拗步。
第54式斜揽雀尾
上式右扑面掌扑出后,即成捋式的开始。接着就做揽 雀尾中“捋”的动作,跟着是挤式、按式。与第3式不同 之处在于所站位置的方向。第3式揽雀尾面向正西,左右 脚分别站在纬线的南北。而本式的方向是面向西北,两脚 应该站在对角线的两侧。
参看图54-1?图54-8 o
图 54-3 图 54-4
图 54-5 图 54-6
砂5
图 54-7
图 54-8
第55式斜单鞭
斜揽雀尾的按式做完之后,目光向东南,头随目光左
图 55-3图 55-3两肩宽两肩宽图 55-4图 55-4
图 55-3
图 55-3
两肩宽
两肩宽
图 55-4
图 55-4
转,左腿后坐,两手手心向下, 随之向左平肩转动,右足尖勾向 南,左腿坐稳(图55-1),然后目 光领先右转,在转动过程中,渐 伸左腿,使身体坐在右脚上,右 手随腰平肩转到西北,左手趁右 转之势向下划一个半圆弧,收到 右肩前(图55-2),目光由西北转 向东南,左足提起转腰,然后向 东南跨出,足尖向正南(图55- 3)。脚的位置见图55-4。
【注意事项】
斜单鞭两脚所站的位置和单鞭
不同。它左右两脚所站的位置,乃是一个正方形对角线的 两端,左脚在东南角,右脚在西北角。参见图55-40
左手的下垂线中心,
不可超出左脚外侧,应在左脚内 侧。
浏览5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