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左手抱刀,刀身置于左前臂上,右手心向下按 于刀护上,用刀环和刀柄从左至右弧形外带,力达刀环和刀柄 后部(图3-27、28 )o太极刀法中,带刀是独特的一种方法, 不用刀身只用刀柄、刀环左右挂带。因为太极刀的手柄长(可 双手握把),配以圆形刀环,在技击退却中左挡右拨,暗含杀 机。在太极刀套路中如卞和携石凤还巢中的左右挂带刀。
图 3-27 图 3-28图 3-27 图 3-28第三章传统杨式太极刀基本刀法第三章传统杨式太极刀基本刀法要点:用腰带动刀柄左拨右挡,上体保持正直,顶头立 腰,沉肩垂肘,双臂撑圆。刀刃不可触及臂部,力达刀环。
图 3-27 图 3-28
图 3-27 图 3-28
第三章传统杨式太极刀基本刀法
第三章传统杨式太极刀基本刀法
错误:未用腰带手,手带刀柄,只用手臂向左或右,用力 不准确,低头凸臀。
纠正:强调以腰为轴的转动,配合刀柄的回带,用力要柔 和。上体正直,顶头立腰,双肩松沉,双臂撑圆。
杨
式
太
极
7)入
n杨
式
太
极
7)入
n技击含义:带刀属防守性刀法,意在隐蔽,对方以为我处 劣势收刀,乘机进攻,我用太极刀的特殊刀柄(双把长度)、 刀环牵引对方器械,使之偏离进攻目标,我即伺机进攻。
杨
式
太
极
7)
入
n
杨
式
太
极
7)
入
n
15 .双手带:双手握刀柄称为双手带,杨式太极刀法中, 双手是阴阳握把,具有独特风格。练法是右手在前,拇指与食 指靠贴刀护,满把俯握,手心向下,为阴;左手在后,接近右 腕后部,满把仰握,手心向上,为阳。定势时刀尖向前,刀刃 朝右,力达刀前刃及剑尖(图3-29、30 )o此刀法属进攻性刀 法,在太极刀套路中如顺水推舟鞭作篙中的双把斩刀。
图 3-29 图 3-30图 3-29 图 3-30要点:以腰为轴,带动双手握刀,先在身体左侧画立圆, 然后在退步或弓步的配合中完成横斩动作。双手用力均匀, 在身体左侧画立圆不可偏离身体。双手斩刀时,与左腿几乎 成一直线。上体正直,顶头立腰。退步、弓步与平斩三者协 调一致。
图 3-29 图 3-30
图 3-29 图 3-30
技击含义:是攻中有防、防中进攻的刀法。一可拨开对方 器械的进攻;二可退步迷惑对方,乘对方未定之时,乘势横刀 劈斩之,力整刀法凶猛,防不胜防。
错误:未以腰为轴,只是双手在身体左侧画立圆。双手用 力过大,平斩刀时偏离身体过远。低头凸臀,退步、弓步与平 斩刀有先有后,配合不协调。
纠正:强调以腰为轴,带动双手向身体左侧画立圆。双手 握把向体前平斩时用力均匀,刀与右臂约成一直线。上体正 直,立腰敛臀。退步、弓步与双手握刀横斩三者上下配合,协 调一致。
太极刀法和其他流派及拳种的刀法一样,名目繁多,例如 还有格刀、挂刀、云刀、抹刀、分刀等等,但都是配合以上刀 法而行,或附以扫刀、按刀,或附以刺刀、斩刀,或附以撩、 挂等等,瞬间展现刀法。
太极刀法总的要求是:刀法分明,不可混淆,刀尖(剑 尖)主扎(刺),刀刃主劈、砍、斩、撩,刀背主格、挂、拨; 路线清楚,力点准确,以腰带臂,以臂带刀,贴身走圆,衔接 连贯;刀背刀刃分明,刃用技击,背为防守,攻守兼备;上体 正直,重心平稳,步法稳固,开展大方,协调一致。
第三章传统杨式太极刀基本刀法第三章传统杨式太极刀基本刀法刀手配合,完整一气。依据“顺领合击,反向对称”的原 理运动,有助于肢体各部位在运动中的稳固和谐、对称美观, 符合技击法则。总之,太极刀法要体现刚柔相济、以柔带刚、 柔不疲软、刚不显露于外而隐于内、不失太极刀之风格特点。
第三章传统杨式太极刀基本刀法
第三章传统杨式太极刀基本刀法
杨
式
太
极
力入
n杨
式
太
极
力入
n第四章 传统杨式太极刀学练要领第四章 传统杨式太极刀学练要领掌握和领会传统杨式太极刀学练要领,是练好太极刀、提 高太极刀技艺的关键。传统杨式太极刀学练要领,仍然要以杨 澄甫的《太极拳说十要》为基本总则,先求姿势正确,并在连 贯复杂的刀术运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打好基础,以利于太 极刀技术的逐步提高。
杨
式
太
极
力
入
n
杨
式
太
极
力
入
n
第四章 传统杨式太极刀学练要领
第四章 传统杨式太极刀学练要领
浏览2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