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喷丹田?
侏fJD*侏fJD*所谓“喷丹田”,就是四把捶中的“婴儿击食” 一式。就 是说,孩子饥饿的时候,要找食吃,当母亲来时,婴儿扑在母 亲怀中抢奶吃。婴儿击食就是以这一率真的动作来作为心意拳 四把捶的式子。
侏
fJD
*
侏
fJD
*
2. 喷丹田的要求
具体练法:两脚并齐,两脚十趾均向前,两手掌从两胯旁 一齐向前推击出,两手掌心均向外,十指按开向上,要肩催 肘,肘催手,向前猛击。
心意拳的要求是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两臂不能伸直。但 “婴儿击食”打出两掌时,两臂要挺直;立掌坐腕,打出后两 掌之间要相距15-20厘米,掌心向前,十指措开向上,两眼 从两掌间前视,双掌前击时要有抖弹力。两腿要挺直,两脚相 并,脚掌向前。并且在两掌击出的时候,丹田发力,周身运 气,并发一声雷声“嗨”。《六合心意拳谱》中说:“嗨是令来 噫是打。”(心意拳的五行对应五音,但常用的是“嗨”和 “噫”两音)。这一声也是换气的动作,表明四把捶在练习中内 气鼓荡,丹田发力,所以,在此势中将胸腹中的余气随此势的 练习而喷出。此势也有气发丹田、震动内脏的雷声的作用。
3. 喷丹田的意义
心意拳的“喷丹田”,其意在行拳走势中,利用手掌的劳 宫穴从大自然中把气引到身体中。《六合心意拳谱》中说:“三 心要并。”是指顶心往下,脚心往上,手心往回,是谓三心并。 此式是用手心与大自然进行交流的一种吸气养气方法。当两掌 从自然中抓攫时,手掌已经把自然之气用劳宫穴吸进,然后顺 手臂将气运到肘部曲池穴,再由曲池穴运到两肩的肩井穴,从 肩井穴引气进入膻中穴,然后直达下丹田穴。
此式在做击技喷打时,是将丹田中的气(经由丹田炼过的 气)返回两肩,由肩井穴催向曲池穴,再由曲池穴发出到两掌 击打敌人。
(五)捧中节
1. 什么是捧中节?
所谓“捧中节”,是指四把捶中“裹抱式”。这个动作,一 般人不知道,老师也最容易留这一手不教。当四把捶练到第四 个来回趟,两臂交叉成剪子股时,左手攥拳,屈臂坠肘贴在胸 部,左臂在内;右手攥拳,屈臂坠肘在外;左拳在右腮下方, 右拳要高于嘴部,眼由右拳前视。
2. 捧中节的要求
捧中节时要全身用力,两臂要夹紧,两肩要抱,胸部要 含;两腿要合紧,提谷合裆,两胯相滚;十趾抓地。此时全身 紧束合一。
3. 捧中节的意义
《六合心意拳谱》中说:“束展二字一命亡。”也就是指此身 法的束和展。束者,裹缩也,是包裹而不露,也是心意拳的蓄 劲。而展则是放,是开,是发力,是打。在心意拳的技击中, 束和展是顾打和打打。在修炼上,此束是吸气、蓄力;而展是 呼气、发力。吸气是鼻孔等七窍和全身毛孔一起进行,气从丹 田向手臂运使;而另一路是从脚底涌泉穴顺腿经环跳穴过会阴 直上督脉,从腰向身体各部发散,最后向两拳汇集。这是大周 天运气法的练习过程。此式在心意拳界,一般人是不传授的。
以上是心意拳四把捶的内功修炼方法,读者可以参照,先 练习盘架子,再练习内功,最后可以练习找力、发力,功力大 增时,可以实战演习,增加心意拳的实战搏击功力。
浏览4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