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理论研究


二、砸足踵|形意拳理论研究









暗劲的来源,在于意、气与上肢中节的相合。所以是从 合、藏(或含)二字中求得的劲节。合能使劲气不分散,合能使 劲气不外溢,意不外露,气不外泄,意气劲力主藏于肘,是为劈 拳中之暗劲的练法。



暗劲的特点是:圆活柔韧、外柔内刚、连绵不断、劲灵而 巧。在运用上,明劲主攻,有摧垮对方的能力;暗劲主克,有坚 韧不折、柔中寓刚、克制对方的作用。有刚无柔,则易折而失 之于变:有柔无刚,则偏软而失之于攻。因此,必须是刚柔相 济、软硬兼施、攻守共存,先柔后刚,先顾后打,方能遍身是法0



暗劲在拳经中云:“至暗劲之时,用法更妙,起似筌龙升 天,落如霹雳击地。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起不



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 低,打起打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钻,以寸为先。足打七分 手打三,五营四梢要合全,气浮心意随时用,打球号势不那草, 此是二步暗劲,有无穷之妙用”。



明劲和暗劲在运用上来讲,暗劲的运用多以横劲为主,明 劲的运用多以顺劲为主。从运用的区别上来讲,明劲以进攻 打击为主,暗劲以克制固守为主。从阴阳的运用来讲,明劲为 阳,暗劲为阴,暗劲主合,明劲主开,暗劲主吞,明劲主吐,逢顺 则横破,遇横则顺发,横格顺打,横克顺攻。总之,在运用中, 一定要有暗有明,有柔有刚,明暗紧相连,横竖不分家,方能有 顾有打,有攻有守。



化劲,是形意拳三步功夫中的最后一步功夫,谓之高级阶 段。这步功夫,必须是在练好上述两步功夫的基础上,再进而 练习0



化劲的练习,其劲气主要在身。开始转入化劲以后,必须 注重意念的活动,切不可以拙力行事,练习时一定要身灵、步 活。灵要圆,活要稳,灵不偏于飘浮,稳不偏于僵滞。步行如 狸猫,气行如游云,臂动如抽丝,膀动如车轮,身动如蛟龙。静 似水中潜龙漫游,动似升天惊龙势不可挡,毫无一点僵滞迟疑 之象。拳经中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 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 动、行止、坐卧,以致于饮食之间,皆可以用,或有人处,或无人 处,无处不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 然不动,感而随之,无可无不可。此是三步化劲,神化之功用 也工



化劲的来源,主要在于意、气、神、体的合并运用。它的特 点是:奇无不正,正无不奇,奇中藏正,正中寓奇。奇正之变



I - 化,犹如循环之无端,故为动无不圆,圆无不动之谓。



1: 化劲在运用上的特点是:不丢不顶,不即不离,无过无不



及,灵活运转,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全在于感触圆中之神



I 化(神即指的是元神、神气)。



I 第二,劈拳的发劲



I 在练习劈拳的发劲时,要明确地分清劈拳的上发、下发、



『 直发三种不同发人的方法和劲节。上发,是要将对方催起后



I 向上、向后跌出。上发要托,以运用任脉之阴劲为主。下发,



I 是要将对方向后下方发出而跌。下发要裁,以运用督脉之阳



I 劲为主。直发,是要将对方向远后方跌出。直发要推,推中有



I 起有落,以运用任督二脉之阴阳相合劲为主。



1. 第三,劈拳的打劲



I 在练习劈拳的打劲时,要注重斩、绝二字。起钻时要有拧



1- ,劲和催劲;落翻时要有斩劲和绝劲;进步时要有踩劲和踏劲;



I 粘实时要有扑劲和按劲;吞时要有裹劲和合劲;吐时要有展劲



W 和整劲Q拧要绝、斩要绝,踏要绝,扑要绝,裹要绝,舒要绝,绝



小 要绝(即为刚中之急、急中之刚,一绝再袍、绝中加绝之意)。



p>-



绝者抖也、毒也、疾也、脆也。



厂 3,劈拳的用法



:: 劈拳在攻防技击中的运用,总的来讲分为发法和打法两



I 种,而尤以打法为重。其中发法,包括上面所说的上发、下发、



! 前发三种;打法中包括里劈、外劈、左劈、右劈、上劈、下劈、前



I 劈、后劈,以及穿、挫、扑、戳、斩、砸、抓、塌、托、按、摘、切、抹等



I 打法,同时还有擒拿、点穴、摔法等多种用法。



I (1〉劈拳的发法



! 劈拳发法歌诀云:“劈拳似斧性属金,专重调膀破敌营,肺



I; 气凌然身先进,挤劲着力落胸襟工



劈拳在上发中,是在低之中望高而为的一种发人法。例 如对方站势高于我,我即可取钻蹴之法,使用低势来攻击对方 之高势,向前上方的四十五度(为之起钻〉和前下方的四十五 度(为之落翻),并使两个四十五度相合为九十度,将对方击发 出去。



下发,是在高之中望低而为的一种发人法。如对方的站 势低于我,则宜用裁法(或称裁劲),先向我之后下方的四十五 度裁击对方,然后再向我之前下方的四十五度将对方发出。



直发,是双方之站势高低适中或相差不多时的一种发法。 此法虽说为之直发,然而并非平直前推之劲,而是在起手与落 手之间,仍然有角度、有弧度、有阴阳相合之运动,只不过是由 于两个四十五度的变化很小,故不易被人看出,所以在形式上 似乎就形成了直发。



以上三种不同的发人方法(虽为发法,实乃发中有打,打 中有发,打发兼有),在运用中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必须首先要 明了三前和三节。三前是眼前、手前、足前。明了眼前,可以 判断对方之虚实;明了手前,可以判断对方之出入;明了足前, 可以判断对方之进退。三节是梢、中、根。既要明了自己的三 节,也要明了对方的三节。明了自己的三节,必须梢节起、中 节随、根节追。起时一定要催得起,随时一定要粘得紧,追时 一定要发得狠,全身上中下必须配合得好,内外相合一致,才 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明了对方的三节,是为了抑制其梢节,催 动其中节,拔掉其根节。抑时一定要制得住,催时一定要催得 动,拔时一定要拔得起,使对方的上中下同时受攻,才能使对 方被迫跌出。



在使用劈拳发人时,头部要有领劲和顶劲,须部要有收劲 和提劲,项部要有竖劲和挺劲,肩部要有扣劲和按劲,膀部要 有催劲和撑劲,肘部要有沉劲和裹劲,臂部要有拧劲和滚劲, 手要有推劲和塌劲,前足要有踏劲和钻劲,后足要有蹬劲和撑 劲,前膝要有顶劲,后膝要有挺劲,胯要有送劲和合劲,丹田要 有吐劲和抱劲,腰要有挺劲,尾骨要有抖劲,两肋要有合劲,胸 部要有突劲,四梢要有警起之劲,五行要有闭合之劲,全身要 有冲劲、合劲、寸劲、绝劲,才能使劈拳的发劲产生出最大的威 力来。



拳经中云「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墙倒容易推,天塌 最难挈”,就是说在使用劈拳发人时,一定要把对方的梢节控 制住,把中节催起来,把根节拔掉,使对方成为一堵将要倒塌 的墙,而我方一旦要吃死对方时,就必须一进无一不进,并无 一处抽扯犹豫之弊,就好象是天塌下来一般,形成一个使对方 不可抗拒的完整劲,方能迫使对方跌出O



劈拳发人的过程,是一个起与落的运动过程,起时要钻, 落时要翻,起时为横,落时为顺,起为横之始,钻为横之终,落 为顺之始,翻为顺之终,头起时要钻,头落时要翻,手起时要 钻,手落时要翻,足起时要钻,足落时要翻,腰起宜挺,腰落宜 塌,胸起要提,胸落要含,出而必闭,含而宜虚。总之,起横不 见横,落顺不见顺,起是要去,落是要打,起也打,落也打,一起



一落,一钻一翻,一横一顺,一升一伏,起如童龙升天,落如霹 雷击地,方为之起落。所以说劈拳是“阴阳连环一气之起落运 动工





浏览5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