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理论研究


二、足法|形意拳理论研究





足在技击运用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手,所以说是“足打 七分,“全凭足胜人工



关于足的打法,主要有踢、蹬、踹、截、勾、挂、撩干 蹊、摆、踩、踏、崩、跺、切、扫、铲等多种用法。为了使 学者了解和区别上述足法,下面分别作一简单介绍,供参 考:



踢:踢分点踢和平踢两种。点踢主要运用的是足尖部的 力量(主以大趾领劲),可点踢对方的膝盖骨和膝部以下的胫 骨、足腕骨的前侧、里侧、外侧和内外踝骨,也可以点踢对 方小腿内侧的承山穴及三阴交等穴位,平踢主要是运用足面 部的劲气,上踢对方之阴部,侧踢对方之腰部和腹部。总要 因势而运用,灵活变换打法。



蹬足,分有正蹬足和横蹬足两种,正蹬足是足尖向上, 用足踵向前领劲,并以满足掌接触对方身体,谓之正蹬足 (或称立蹬足)。横蹬足是足尖向里,使用足踵的外侧和足掌 外沿横击对方,此谓之横蹬足。



蹬足除正蹬、横蹬以外,又有单足蹬和双足蹬之分。单 足蹬即是上述正蹬和侧蹬之用法,双蹬并非是两足同时跃起 的蹬足,而是先用前足踩其大腿,并借踩时的冲劲,将我方 身体提起,立于对方的大腿之上,然后运用后足直蹬其头 部、颈部及胸心部,是谓之双蹬(此法同样适应于踢足、崩 足等)。



踹足,运用足踵之内侧和足掌之内侧横击对方者,谓之 踹足。踹足时主要运用外横足(即足尖向外)。足踹起的高 度,一般以不超过对方的膝盖为宜,用前踹、下踹(即前下 方)均可。



截足,有里截和外截之分。里截运动的是足内侧,外截 运用的是足外侧,主要用于破解对方足打的一种足法。例 如,当对方起足踢、蹬我方时,在其足起至尚未起过帙骨高 度时,我方即使用提起的外横足或内横足来截阻住对方之小 腿的胫骨,故谓之截足。



勾足,主要是运用足腕骨和足面内侧的劲力,来勾动对 方之前足,使其失中。这种勾足虽然不足以伤残对方,却可 为以后的进攻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常用于破解对方。



勾足分为起勾、横勾和斜勾。起勾,也叫上勾,主要用 于对方之膝窝,多在对方前虚时运用多横勾,是在腾挪时多 用的一种足法。横勾时,我方之足不可高提,宜擦地而行。 运用的时机,最好选择对方前足正落而未落,正变而未变之 时,效果最佳:斜勾,是向自己身体的左方或右方斜勾,左足 斜勾要向自身之右后方勾,右足斜勾是向自身的左后方勾。



在横勾和斜勾中,自己的脚内侧一定要勾住对方之足 踵,才容易生效。



挂足,它与勾足的运用部位、方向正好相反,勾是用足 腕,挂是用足踵,勾是朝前,挂是向后,左足挂时向左后 方,右足挂时是向右后方。



撩足,运用时有前撩和后撩两种打法。前撩主要运用的 是足尖上的劲,后撩主要运用的是足踵上的劲。



前撩主要是为了伤其阴部,所以要走其里,且直接上 撩;后撩也多是为了达到伤其阴部的目的,另外还灯起到点 穴的作用。



前撩主以斜进、直进为主,后撩主以转身撩打为主。



蹊足,也分为里蹊和外蹊,左足里蹊是向自身之内侧 (右方)蹊打,左足之外蹊是向自身的外侧(左方)蹊打。里躁 足主要是伤其足腕部之外侧,外蹊足主要是伤其足腕部之内 侧的踝骨上方。



刮足,是使用足心之内侧由上往下刮削对方小腿胫骨O 刮削虽说不足于使对方伤筋断骨,但也可使其脱皮负痛而暂 时失掉抵御能力(为夏季多用)。



踩足,主要是运用足趾上的劲气,向下踩或向前踩。T 踩是踩对方之足,前踩是踩对方之膝。下踩要钻(音初加), 前踩要猛。



踏足,主要是运用足掌之劲气,是控制对方下肢变化的 重要技法之一。踩要钻,踏要狠,非狠不能奏效。钻要有人 地三分之劲,狠要有足踏毒物之意,所以踏住对方之足,总 要不使其动转潜逃为妙。





浏览25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