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理论研究


八、身法走形.|形意拳理论研究





身如车轴,务须中正,百会会阴,遥遥相照;前俯后仰, 皆为身病,左歪右斜,其势不劲:正中藏斜,斜中寓正,过 阳不及①,过阴不劲,阳难发力,阴难身稳②,阴不经摆, 阳不经冲,半阴半阳,方为适中:上虚下实,水重火轻,纵 横拔背,腰分塌挺,宽胸实腹,气始有根,挺胸拔腹,只在 寸中,若常如此,其害不轻,诸位学者,不可不重。



①注:过阳不及:是指如果向正东前进,鼻尖、手尖、足尖三尖 所对的方向必是正东,而胸心部应向东南(或东北)方向,斜成四十五 度。若心胸也向正东,即为之过阳,前上肢不但伸的短,而且也难以 发出劲力来,故谓之不及,



②注:阴身难稳,是与过阳相反,如鼻、手、足三尖向正东,而 心胸部则朝向正南(或正北),这就难以使全体之劭气相合,而且目不 能正视,身不能中正,失掉左右的平衡和合力的发放。



(二)肩



肩宜放松,且宜下沉,松以通经,沉以蓄劲;两肩里扣, 官然含胸,落肩气降,宜松肩井+重心下移,步坚身稳,气 贯丹田,气方归根;耸肩气涌,胸满憋痛,耳鸣目赤,最易 头晕;重心上移,萍草无根,头重足轻,耸肩之病;左肩前 送,后肩宜撑,若要均衡,两肩宜平,身力到手,膊膀之功, 以上歌诀,有练有用,学者久习,自可分明。



(H)?



左臂前伸,膀宜力奋,似曲非曲,直而非直,曲中求直, 曲直适准,过曲不远,过直力尽$曲如弯月,劲力内存,取 之不完,用之不尽$右肱在肋,手脐贴近,贴死成僵,相离 又空,左手在前,理当前奋,沉肘紧臂,内劲巨增:如此练 习,为求中正,若言用时,左右同攻,粘实展放,吐气开声, 全力以赴,爆发同攻。



(四)手



掌出前奋,劲在神门;劳宫内含,以助指撑;腕曲掌塌, 其度中庸,食指为中,拇指屈伸,虎口呈圆,月牙之形,手 之高低,腕与肩平,井池双穴,垂距一寸;先挤后劈,着力 在胸;前手力伸,肩肘催送,循之中线,不可偏中,手足鼻 尖,列成直阵;左手右手,用力宜均“



(五)指



五指各分,自然屈伸,四指微屈,伸如瓦珑;虎口宜圆, 掌形如弓;大拇指根,不可力撑;神门藏阳,鱼际含阴,有 虚有实,阴阳分明,不可强求,不可力攻,主通气血,重在 意行,柔中求刚,功到自成;若言外功,力贯掌心,四指力 撑,拇指外撑,阴阳虚实,各不相分,虽易长功,却偏僵劲, 此种功法,不可常行。



I六)股



左股在前,右股支撑厂?右股为阳,左股为阴;左股成阳, 右股又阴,阴阳兼备,轻重分明,轻者三分,重者七分$后 股肌筋,皆宜紧绷;切记两股,最忌双重①$双重则滞,单 重则灵。



(七)足



左足在前,右足为横,横非直角,四五为中②$前足微扣, 后足支撑,五趾抓地,更重踏劲?趾踵皆倾③,须聚掌中, 如踏毒物,毫不放松)两足相距,二尺远近:高中低势,以 中为中,三体站定,后重前轻,前踏在掌,后重也中,前后 两踵,不可离中。



(八)舌



(前文有叙,不再复赘)“



(九)肛



肛门又称谷道,提撮谷道,两懿缭绕,气升督脉,精气



①注:双重步,在三体势中,唯有低架大步子桩法中是为双重, 但也尽可能要做到前四后六之分。



②注;四五为中,即指四十五度,位处九十度直角之中度。



③注:趾踵皆倾,是指劲气注趾则前倾,劲气注踵则后倾。



注脑3臀部之肌,且宜肉交,低者易散,故宜稍高$精神百 倍,提肛之妙,若是行走,更觉轻巧。





浏览27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