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教程


一、锻炼方法及要点|形意拳教程





练习形意拳,首先要掌握松、顺、拧、整四字要领。



松:松开全身骨节、筋经肌肉,以利气血的通达(不松开则不 能活,没有松活则无法弹抖)。在“松”的要求中应注意以下两 点:



(1) 舒。舒和松是相辅相成的环节,如果丢掉舒展,“松”只 能成为松软无力、干瘪软缩。过去人们常讲舒松自然,支撑八 面。“舒”的含义包括意识和姿势两个方面:在意识中要做到“体 静神怡,情绪饱满”;在姿势上要做到舒展大方,庄重自然,这样 才会达到真正放松的要求。



(2) 圆。圆有时指内外浑圆一体,但这里主要指外形姿势, 要做到全身舒松安静,身体各部姿势保持圆润;做到沉肩坠肘, 微微含胸,从而把背阔肌舒展开,各关节松满自然,上体松柔沉 静,舒展圆满,腰、臀也会放松、收敛,气也容易沉下去。其他姿 势也是如此,不管两臂姿势怎样变化,腿脚取什么步法,“圆”的 要求是不可忽略的。



顺:即摆顺姿势,进退和顺。拳法变换,纵横交错,千变万化 总处于运动之中。练起来不仅要求手脚整齐,还要求进退和顺, 才能得机得势,有利于发劲。只有在进退闪转变化中,身体各部 位相顺不悖,路线、方向、时间以及定势后的角度位置安排得当, 才不会产生姿势失中、动作僵滞、呼吸紧张、定势不稳等现象。 拳谚云:“外不顺,内不和”。所以从开始就要注意全身的协调和 顺,三尖要对,四梢要齐,动作整齐,上下一致,虚实分明,立身中 正,不偏不倚。重点要做到手脚齐进齐落,拳法、步法不先不后, 同时并作。所谓“心气一发,四肢皆动”。如能达到手脚一致,不 仅动作准确,上下合拍,而且初步体现了周身完整统一。练明劲 功夫,就是为了求得手脚齐落,脚要贴近地面,顺势向前(向后) 向下踩落,不要故意抬脚跺地,这一点尤应注意。



拧:阳在外而往里合,阴在内而往外翻。



整:把散力共振而变成整劲,无丝毫散乱。



遵循以上四字要领,方能做到手、眼、身法、步合度。在练熟 动作的基础上逐步练习劲力的发挥,做到劲力充沛,力点准确, 练出整劲和爆发力。已故著名形意名家郭云深称这一阶段为 “明劲”功夫,他强调在锻炼中“总以规矩不可易”。为此,初学阶 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姿势正确



练拳之初,首先由站桩开始,通过站桩使身体各部安排合 度,正确定型。桩步站好了,再学练原步劈拳。原步劈拳符合规 矩后,再进一步练习开步劈拳。这是个由静而动的阶段,要特别 注意身体中正,上下相合,周身协调,全身不可有一处散乱和松 懈。劈拳不顺,不能练崩拳。因为拳不顺则说明内气不通,内气 通则拳顺。练好劈拳再习崩拳,练好崩拳再学钻拳,由单式到套 路,一拳一势都要符合规矩,绝不可贪学冒进。



2. 动作整齐



动作整齐一致,关键是要做到手到脚到,这样才能动作准 确,上下合拍,体现出周身完整统一。出步时脚要贴近地面向下 踩落,切忌故意抬脚跺地。通过锻炼,逐步向“暗劲”转化,使劲



! 1 1 _ …_



力沉稳含蓄,收放运用自如,全身协调。



3. 进退和顺



在各拳势的锻炼中,不仅要手脚整齐,还必须做到进退和 顺。身体各部能协调配合,才能避免前栽后仰。拳谱曰:“外不顺 则内不合”就是这个道理,初学者必须注意协调和顺。上下相 合,四梢整齐,立身中正,这样,打起拳来才会自然顺当。





浏览38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