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一百问


八、中国式捧跤也是武术的内容明?|武术一百问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民族形式的摔跤运动,是我国古老 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我 国在原始时代巳有择政,传说中黄帝战胜蚩尤的角抵,即为 一种捧跌。周代列为军事科目的角力,秦汉的角抵、角抵 戏,唐宋的角抵、相扑、争交,均是当时对摔歧南称谓。宋 代民间并有专门表演棒交的民间社团“角抵社”。到了清代: 才称为摔跋。清代设有“善扑营”,专门训练贵族脊年摔 政,他们常为王公贵族表演,或与蒙族、回族掉跋手比赛, 这叫“官政”,摔殴手和教练员都是终身职业。华北等地民 间拌跋叫“私胶”。棒践者着特制的短上衣(叫“裕链,,), 系腰带,穿长裤,衣带可以抓,全身可以握抱,但不许抓裤 子,不许击打,不许使用反关节作用,三点着地(两脚加一 手或一膝着地)为失败,三跤两胜,没有时间限制。练习或 比赛由有技术权威的年长者主持,由他们充当教练和裁判。



民国时期,在北京、天津等地有不少人以表演摔胶为职: 业。当时曾举行过几次全国性比赛。1936年,还进行过女子 葬咬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式摔跤有了很大的发展6



3953年,中国式摔跤被列入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举行 了全国比赛。



现代的中国式摔跤,比赛时按运动员体重分十个级别进 行。运动员两人,着摔跤衣,在10 x 10米的比赛场上互摔, 以把对手摔倒为胜跤,根据胜跤动作的质量得1分、2分或 3分。每场比赛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 ,钟,以三个回合得分多者为胜。如比赛未到终止时间,而一 方得分已超过对手10分,则已超过10分者为胜。



比赛时,不许使用伤害对方的动作,不许用拳打,不许 用肘、膝或头顶撞对方,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不许压迫对 方的咽喉,不接触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脚可以踢、弹对方 的脚或小腿下部,但不能过高,更不能用脚蹬、踹对方。经 常使用的方法有背、别、挑、缠、揣、踢、拧、搂、弹、 一掰、抱腿、跪腿、里勾腿、插闪、勾脚、里刀勾等。



中国式摔跤,在竞技方法上与武术中的擒拿技法,有不 少相同处。在古代,武术与摔跋同被称为角抵、手搏、相扑 等。可见,在古代,摔跤是属于武术内容曲一部分,直到民 国期间,捽跤也属武术的内容,如当时的武术组织“中央国 术馆”和“精武体育会"都有摔跤科目。许多著名的武术 家,同是拌跋能手,如王子平、佟忠义等。



只是到了解放以后,由于摔跋技法的发展,才于武术之 外单独成为一项体育竞赛项目。



但正因为摔跤与武术的关系很密切,所以,如在锻炼武 术的同时,能兼习摔跤,对提高武术水平,尤其是擒拿技术 是大有裨益的。





浏览37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