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武术论文集


十、武当赵堡太极拳理契合《老子》“道法自然”说|武当武术论文集





白林鹏



武当赵堡太极拳究其师统直承太极祖师 张三丰,是太极拳诸多流派中最古老,保持张 三丰祖师所创之太极拳原貌最完整的一个优 秀拳种。



武当赵堡太极拳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所 仓IJ,后其弟子王宗岳精研拳理著《太极拳论》 历世被太极拳爱好者奉为圭臬,至今尤为至 论。王宗岳将拳传于河南温县赵堡镇之蒋 发,此拳便落于赵堡。“由于旧的思想意识和 时代的局限性,数百年来赵堡太极淹没于世, 鲜为人知,仅在赵堡镇世代秘传。习此拳者 皆为赵堡镇人,故有拳不出村之说”(见刘瑞 《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一章)唯其如此,故“有 人武断陈家沟为太极之源,而将赵堡太极强 加为陈式新架,长期排除于传统流派之外” (见赵斌等著《杨式太极拳正宗》第185页)但 也正因为封闭,被禁锢,所以赵堡太极拳也在 更大程度上保持了张三丰祖师所创太极的原 貌,正如刘瑞先生所言“武当赵堡太极拳最具有武当传统特色。”虽 然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但仍完整和系统地保留了张三丰祖师所 创拳架、推手、散手三者熔为一炉的特色。”



武当赵堡太极为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是道家功夫。



道家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学派,尊老子为鼻祖,奉《老子》 为经典。因此武当赵堡太极拳理于《老子》有不解的渊数。在本文 中我们着重谈一谈武当赵堡太极拳理论中“道法自然”的思想。



《老子》第25章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 道有天地生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大千宇宙皆由派生衍化而来。道家学说主张天道无 为,否认上帝和鬼神主宰一切。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将这一推理过程减化一下便可以得出“人法自然”的结 论,即:人要效法自然运行的规则。



老子的这一思想在武当赵堡太极理论中有充分的体现。刘瑞 在其《武当赵堡太极拳》一书中多次讲:“赵堡太极拳在走架过程 ……行似流水,轻若浮云……柔顺自然。”“阴阳转动如昼夜交替 ……如四季运行,自然而然。”行拳作势时,不但通身要协调轻松, 而且还要顺其自然等。“要做到心与意合必须回复自然”等。就笔 者理解而言。刘瑞先生所讲的太极拳效法自然的思想有如下几层 含义:



(一)赵堡太极拳“道法自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种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战国时期的孟子就认为天 人相通,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 ”(见《孟子?尽 心》)知天就可已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相 类说,认为天按自己的模式创造了人的形体和精神,认为“天所有 者,人亦有之;人所有者,天亦有之。”这种思想对赵堡太极影响最 深。刘瑞先生讲:‘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立夏、立秋、 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人亦有四肢(既四大节,两膀,两胯) 及八节(八小节——两肘、两膝、两手、两足)。日月经天,江河行 地,.四时八节运行无休无止,人——周身活泼,全赖于这八小节。” 这就是对天人相类的诠释。赵堡太极拳理强调只有练到“天人合 一”的地步才是炉火纯青的功夫,因而讲究行拳也要合乎自然之 道。如:地有东西南北(四正),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而 赵堡太极拳行拳中也遵循四正,四隅的方向。比如起势时,“面向 东立”,第二式金刚三大对中要求“两脚与身同时右拧至45度角, 面向东南成马裆步。”其它象斜形,高探马,闪通背等式方向要求都 很精确,不胜枚举尤其是刘瑞先生的高探马“从隅角滚出,所以不 易觉察”,却无坚不摧,真是妙中之妙。



赵堡太极拳推手也很讲究方向性,如手八法中“硼捋挤按是 正法”(即四正),采例肘靠叫奇法”(既四隅)为四个斜方向。



(二)赵堡太极“道法自然”是指太极拳行拳姿势和拳架就是仿 效天体运行轨迹编排而成的



宇宙天体各星球的运动都有其本身固有规律,赵堡太极拳架 就是本着合乎天体运行规律编排和设计的,宇宙天体大到星系团、 银河星系、太阳、月亮小到原子、质子、中子、粒子……其运行轨迹 无一不是大小不同的圆在三维空间中的交错运动,赵堡太极拳亦 名圈拳,其最具本质的特点就是圆动。“拳架练习……缠绵绞转一 环扣一环,循环无端,一圈滚一圈无处不圆”,“连续七十五式拳架 套路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滚动和转动才完成了这套太极拳”,“赵堡 太极拳所作的都是圆转运动”,“圆转力胜过拙笨之直力”,是圆和 圈的运动。宇宙天体的运行正是螺旋圆转与圈的不息运动才得以 保持平衡有序的运动。“赵堡拳架太极就是采用斜圈、平圈、反圈 以及等量螺旋形的立体交错的圆转运动使每势的起承转合得到平 衡的"二者密切契合,充分显示出赵堡太极拳“道法自然”的特点。 他将复杂的天体运动的各类圆动和谐地渗透到拳架每一动去。如 第七式左白鹤亮翅“两掌先向下顺时针划弧180度”后“向上顺时 针划弧180度”合起来恰好360度,一个整圆,首尾相结形成一个 闭合的圆。第十二式高探马,“两掌在怀内顺时针划一大圆……左 勾右掌向上翻滚”以及第六十四式右砸七星“两掌距尺许在身前顺 时针划一立圆”等等都是圆动。赵堡太极拳除圆动外还有圈动与 弧动。圈动与圆动的不同处在于圈所创出的圆不是闭合的。运动 中的圆不在同一平面上。类似于螺旋运动,螺旋式上升,下落或螺 旋式前进、后退。赵堡太极拳中运用最突出,最明显的代表动作是 十九式倒碾肱,第二十式闪通背,第三十一式摇步,第四十二式野 马分鬃等动作,两手两脚的运动都是圈动的,除此外手臂、肩背、胯 足在行拳中也都无时无刻不处于旋转和各类弧动中。(弧动是圆 一部分)。



(三)赵堡太极拳的“道法自然”是指练拳的姿势和过程要效法 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与自然相契合。



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论是宇宙的最根本的法则和规律, 赵堡太极拳中所讲凡举阴阳,刚柔,进退,上下,开合,虚实,动静, 含胸拔背与挺胸通脊,气沉丹田与无处不丹田等都是矛盾的对立 统一理论在拳理中的显现。



《老子》第76章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 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着,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故坚强处 下,柔弱处上”。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肢体柔软富有弹性和柔 韧性,死了以后则僵直生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枝条柔软,随风飘拂, 死了以后就干枯脆硬了。所以说,坚硬、僵直、枯槁是物体死亡的 共同属性,柔软,韧弱反而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象征,貌似坚硬,强大 的东西比起柔软、韧弱的事物总是处于下位的。正是遵循自然界 生命现象这一普遍的规律,赵堡太极拳在走架过程中特别注重“以 慢生柔”以柔和绵软的韵味贯串始终。“因而灵活而富有生命力。” 练赵堡太极拳之所以能祛病延年,强身健体其主要恐怕就是它遵 循了生命活力的最基本规律。假设赵堡太极拳练习时也作怒目金



刚,咬紧牙关,大瞪双眼,动作刚烈威猛,迅疾强硬那么它跟本不会 使老弱病赢之人恢复生命活力,说不定会势得其反。正是轻灵柔 活,缓慢松驰的赵堡太极给这些人带来了康复的福音。



人们都愿意自己身体刚强,而唯独智者老子愿身处柔弱,为什 么呢?是因为他深切地了解到“柔软胜刚强”的至理。他说:“天下 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43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 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老子》第 78章)他是说:天下万事中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任何可以令 坚硬刚强的事物折服的东西都不能战胜水,就是因为谁也不可能 改变水的本质,所以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弱小可以战胜强大。正因 为如此,赵堡太极拳才清醒的指出:“柔,不是目的,而是过劲、化劲 的手段”,“柔是一种辩证的柔,是有弹性的柔,是刚极必反的柔,柔 久则刚在其中"。赵堡太极拳以柔求活,柔极生刚,达到刚柔相济 之目的,所以练拳时其宗旨是“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 腰”。通过柔顺自然练出的刚劲绝非僵直死硬的刚劲、死劲,而是 一种能刚能柔,寓刚于柔,亦刚亦柔,刚柔相济的柔韧劲,所以可无 坚不摧。这就是刚与柔的辩证法。下面再讲一下“含胸拔背”与 “挺胸通脊”的辩证法。



只要是太极拳没有一家不讲“含胸拔背”的。的确,在太极拳 演练中也只有“含胸拔背”才能“沉肩坠肘”,才能“气沉丹田”,才能 显示太极拳特有的阴柔涵敛。但是一味的祈求于“含胸拔背”,而 不懂得“挺胸通脊”一样会误人歧途。刘瑞先生曾卓有见地地指 出:“赵堡太极拳的一弊病就是只知‘含胸拔背’而不晓‘挺胸通 脊所以刘瑞先生在《武当赵堡太极拳》一书中再三强调,招招 式式既要做到含胸拔背又要做到挺胸通脊。不挺胸通脊就显示不 出赵堡太极“顶头悬”和“虚领顶劲”的功夫;就显示不出支撑四面 示力八方的膨胀力来;就显示不出赵堡太极拳表面阴柔之下所呈 现出的实质上的阳刚之气。只重视含胸拔背而忽略了挺胸通脊在 128



推手和散打中就会有丢劲或逃劲,不能对敌方行成有效的攻击,发 劲也会缺乏震撼性和摧毁性。所以说含胸拔背和挺胸通脊虽是矛 盾着的两个方面,但在赵堡太极拳中却都是结合得如此完美。



在太极拳的演练中自始至终都要掌握好矛盾着的各方在拳架 中的统一和协调,有不协调之处要随时加以调整。正如《老子》所 言:“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 补之。”只有遵从此天道,才能真领悟了赵堡太极。



(四)武当赵堡太极“道法自然”就是要回复到自然无为的状 态:“无为而无不为之。”



“天何言哉?万物以治。”老天说什么了吗?地上的万物却井 然有序地显出蓬勃生机。完全顺乎自然而已,何须人为干予!至 于《老子》所说:“载营魂抱一却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已 成为气功家的信条。太极拳也一样讲究魂魄守一、拎聚柔和、返还 先天,象初生婴儿一样柔弱,一样富有强大的生命活力。“道常无 为而不为"(见《老子》第37章)意思是说顺其自然,不妄自作为,好 事生非,结果却恰恰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成,水到渠成,一切遂愿。 自然界中千姿万态的植物种子能以“休眠”保持生命力达2000年 之久,就是因为它在近乎完全密封的状态下使生命活力极度减弱 以至处于“无为”和近乎无消耗的状态下才获得的。修炼太极拳法 就是要缓慢轻柔以尽可能得降低生命物质的消耗以达到益寿延年 之目的。



练气功讲究治病,练太极拳也可祛病延年,但二者有很大区 别。气功有为讲究对病灶发放“内气”、“外气”,主张有针对性的疗 治各种疾病包括癌症、骨增生、高血压、心脏病、乳腺增生甚至骨 折、创伤、其效难以料定。与此不同的是练太极并不针对任何具体 的疾病,也就是说讲究“无为”,在练拳过程中并不想,也不通过任 何手段和方法去治疗什么疾病,只是一心一意地练拳,练拳就能使 身体从内部强健起来,本固而身健,各种适治症状就会减轻,甚至 消失,疾病自然而然也就没了。太极疗疾不象气功一样是无所不 能的,而是有适应症的,如骨折、外伤、恶疮、溃疡及各种活跃期的 传染病等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抓紧治疗别耽搁功夫,病好以 后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调养再练太极才能获得康复。



赵堡太极拳这种从练拳强本入手驱除病魔的作法恰合“无为 而无不为”的思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 不治矣”。这就是赵堡太极拳合于天地宇宙”道法自然”的地方。 而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浏览8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