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


七、吴式太极拳老年健身十六式心法动作图解|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





第一节导言



笔者在拳术、气功方面写了几本书,在国内外发行,对发扬中华武功尽 了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吴 式 太 极 拳诠 真吴 式 太 极 拳诠 真在教拳过程中,深切感到中老年急需健身,而且更需速效。老年人的特 点是理解力强,但不习惯入静,不适宜剧烈活动。于是精选出太极拳十六 式,以加强意念活动为主,强调“外三合、内三合”的内容。在学练实践 中,普遍反映十六式易入静,易得气(气感大)。意念活动从前叫“心法”。 由于各种原因,太极拳术的心法,讲的人很少,前人都是从学练中自己体 会。讲心法秘诀,为的是早点儿、快点儿练出成效,及时掌握拳法核心,以 不断提高,改变人们视“十年太极不出门”为畏途的观念。



吴 式 太 极 拳



诠 真



吴 式 太 极 拳



诠 真



本章没有重复以前讲过的拳法理论和先人的经验,但练者必须重视,适 当涉猎,在理论指导下方能练好拳。



强调意念活动,为的是思想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把太极气功练 好。但是过于执著、拘泥也不成。譬如“内三合”,神与意只是呼应,并不 绝对一致,在书中是屡见不鲜的。借一句话说,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练拳应当活泼,不可呆滞,在有意无意之间,才能提高。 山是静,水是动,“山水之间”,就是练拳要有意念导引,在阴阳,动静、 虚实上下工夫,式式有虚实,处处有太极,方能渐趋上乘。



老年十六式拳法根据练者的需要,可以有针对性地练单式或站桩,懂点 儿技击可以锻炼手脚,提高反应能力,克服“腿先老”。总之是灵活学练。 那么,青年可练吗?当然可以,效果会意外地好。



还是那句话,“道法自然”“太极本无法,功即是法”。愿与海内外拳 家共勉。




第二节吴式太极拳老年健身十六式心法动作名称



预备势



第九式



斜飞势



第一式



起势



第十式



提手上势



第二式



揽雀尾



第十一式



白鹤亮翅



第三式



野马分鬃



第十二式



云手



第四式



玉女穿梭



第十三式



弯弓射虎



第五式



左右打虎



第十四式



卸步搬拦捶



第六式



双风贯耳



第十五式



如封似闭



第七式



搂膝拗步



第十六式



抱虎归山



第八式



倒撵猴



(十字手收势)



第三节 吴式太极拳老年健身十六式



吴 式 太 极 拳 诠 真吴 式 太 极 拳 诠 真心法动作图解



吴 式 太 极 拳 诠 真



吴 式 太 极 拳 诠 真



面向正前(正南),身桩端正,眼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手心贴股骨外面向正前(正南),身桩端正,眼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手心贴股骨外预备势



面向正前(正南),身桩端正,眼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手心贴股骨外



面向正前(正南),身桩端正,眼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手心贴股骨外



图1图1侧,中指尖(中冲穴)点裤缝(风市 穴);两脚并齐,全身放松,心平气 和。站稳后有摇晃感(图1 )。






图1



图1



【意念】



全身放松系指肌肉不紧张,骨节 拉开,首先思想放松,清净,无杂 念。心平可凝神,气和能调息。目的 是入静。入静不是什么都不想,是思 想集中专一。现想十指骨节,每指三 节,从第一节开始每节都往相反的方
向拉开,想完一节再想一节。想到腕关节、桎骨关节,直到肱骨关节都拉 开。双脚也从大趾开始,想依着腕骨、胫骨、股骨各关节顺序拉开,拉开就 是放松。尾戢骨往下坠,从下往上想脊骨,每节椎骨间盘都用意念想象一个 塔(▽)形,于其顶端横着平划一圈,逐个往上划,划到大椎。颈部不再想 骨节,抬头平视前方就可以了。全身骨节拉开、肌肉放松后,觉得很舒服。 再调息三次。就像钟表上了发条,开始走动。入静时间长短可自定。



【注解】



1. 意念活动,是心里想的。有时是形与意相符,也就是怎样想,怎样 动。有时是无形,只是想,外形不显露。练拳盘架子,往深一点讲,.“内三 合” “外三合”多数是练者自己的意念活动,形体上不表现出来。如想全身 关节、肌肉放松时,外形不能动。



2. 预备势需要认真做。它包括传统气功的调身、调心、调息。也是拳术 的桩功。每次练拳有个好的开端,得到“松空圆活”妙趣,能提高练拳的兴 味和效果。



3. 吴 式太极 拳诠真吴 式太极 拳诠真放松,思想放松达到意念专一,无杂念。躯体放松是全身骨节拉开, 骨肉松弛,不要有丝毫紧张。但是要松而不懈,懈怠、疲塌都不是。放松以 后,通经络,养气血,调内脏,强筋骨,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吴 式太极 拳诠真



吴 式太极 拳诠真



4. 腰椎24节,合于自然气候24节。每节有椎、间盘和腰肌连接,每节 有一对神经。意想在每个连接点上转一圈,就是拉开放松。颈椎七节只要抬 头平视即可。因为人体平时腰部放松少,所以练拳重视腰,以腰为轴,达到 周身一家的自然运动,是练技击的关键,能防治腰椎和关节病。平时应多加 注意。



5. 调息三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呼吸以调匀为目的的。意想肚脐往前凸 出是呼,瘪腹时想肚脐贴脊背的命门是吸。初练拳时自然呼吸。



6. 中指尖端是中冲穴。站立时两手下垂,中指点处为风市穴。两穴相接 心空气畅。



两脚并齐站立,可使两肾相合,有圆活之感。两脚也可横分,以不超过 10厘米(一拳宽)为宜。不作八字。





浏览4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