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体微右转,左脚 内收,脚尖下垂;两拳变 掌叠抱于胸前,右掌在外, 掌心皆向内;目视右前方。 (图 154)
② 图154 附图154图154 附图154右脚脚面展平,脚 尖向右
图154 附图154
图154 附图154
1 .要点
① 上体中 正,松肩垂肘, 不后仰。
② 图155 附图155图155 附图155右脚屈膝 下垂时,一定要 控制好右大腿不 要落下,应使右 膝关节放松,右 小腿自然微屈, 这样有利于平衡 稳定,注意手脚 相系,分脚与分 掌一致。
图155 附图155
图155 附图155
③ 分脚是又一种腿法。如参加比赛,分脚的高度不得低于 腰部。
2教学口令
第一动作”垂脚抱掌
第二动作分脚分掌
3 .攻防含义
练习者可设想:第一,对方用右脚从我右身后向我腰部踢 来,我则向右后转身,收右脚闪开;同时以右手臂由上向下、 向左挂开其脚。第二,若对方从我右侧用右手击我头部,我则 以右臂向右上挡握其臂腕;同时起右脚以脚尖点其右肋或向右 摆腿横踢其后腰。第三,若对方用右手抓握我右手腕,我右臂 向下、向后抽拉;同时以左手沿右臂上方顺势扑击对方面部。
4意气配合
此势动作完成1吸1呼1次转换,意识引导,虚领顶劲,含胸 拔背,沉肩垂肘,松腰松胯,尾闾中正,气沉丹田,下肢动作 虚实分明。第一动作吸气,第二动作呼气。
5 .动作要领
① 右脚内收、脚尖下垂与两掌叠抱要协调一致,同步到位。 右腿屈膝,脚尖向下松垂时,要控制好右大腿不可落下。左腿 微屈,保持独立站稳。身体中正,松肩垂肘。
② 右脚分踢与两掌分劈要协调一致,同步到位。注意左腿
微屈,保持独立站稳。上体中正,木勾腰、后仰。 . <
③ 分脚时身体稳定,不可俯、仰、侧,要“虚领顶劲,气 沉丹田”,这样才能使身体保持平衡。
④ 脚尖自然下垂时,膝部不能下落。
⑤ 两手下落合抱掌与分掌时要注意三点:第一,两肘均保 持微屈状态;第二,合抱在胸前,分手时经面前;第三,边翻 掌边划弧,即划弧中有前臂的旋转,合抱时两掌心向内,右手 在外,两肩松沉-,两肘微屈要有向外膨胀的意念,把两臂撑圆。
6?易犯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
① 两手合抱及分掌时僵硬或松塌。产生原因:对太极拳手 法的用意理解不清。纠正方法:动势时要以肩领肘,以肘领手, 手臂要灵活圆转,肩要松沉。为了防止手腕的松塌,就应注意 “坐腕”,如果腕部松懈无力,手就必然没有棚劲。
② 分脚时腰部扭曲,形成上体歪斜、俯仰。产生原因:对 腰是上下肢转动的关键认识不足。纠正方法:拳论说“腰为主 宰”,要做到肩与胯合,这样就不会腰部扭曲,上体也不会歪斜。
③ 分脚时膝部下落再上提。产生原因:对分脚动作理解不 清。纠正方法:分脚时,右脚小腿下垂,但膝关节应保持原来 的位置,不可落下。
④ 分脚时两手向左右分开,过高或过低。产生原因:对用 法不够了解。纠正方法:两手划弧撑开平举,腕与肩平,右手 的肘、肩关节与右分脚的膝、胯关节相对。
⑤ 两手合抱交叉时与胸过近。产生原因:对手法不够理解。 纠正方法:要坐腕,舒掌,两臂饱满,两腋下含空。
⑥ 分脚时直腿提。产生原因:对此动作理解不清。纠正方 法:应先提膝,后弹腿分脚。
⑦ 两手划弧不是僵硬就是松塌。产生原因:对手的用意理 解不清,太极拳的手法忌僵忌滞,要求刚柔相济。纠正方法: 动势时要以肩领肘,以肘领手,手臂要灵活、圆转,肩要松沉。 为了防止手腕的松塌,就应注意“坐腕”,如果腕部松懈无力, 手就必然没有搠劲,因此划弧时两手要用腕肘贯劲,肘也要划 弧,这使棚劲不丢,做到不僵硬、不松塌。
⑧ 单腿站立不稳,两臂一高一低,支撑腿太直。产生原因: 站立不稳和蹬脚不高,及对用法不清楚。纠正方法:支撑腿微 屈,两臂平撑,与肩同高。
浏览8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