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屈膝并手 右小腿屈膝回收,脚尖自然下垂;左手经头 侧向体前划弧,与右手并行落于右膝两侧,掌心皆翻转向上; 眼看前方(图1一口1、112)。
图 1一 111 图
2 .上步落手 右脚向右前方上步,脚跟着地,脚尖斜向右 前约30、两手收至两腰侧,掌心向上(图l-113)o
3 .弓步贯拳 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右腿屈弓,左腿自然 蹬直,成右弓步;两手握拳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头前,两臂 半屈成弧相对,两拳相对成钳形,相距同头宽,前臂内旋,拳眼 斜向下;眼看前方(图1 — 114)。
图 1 一 114
图 1 一 114
图 1—113 .
【规格要领】
1 .本式弓步的方向应与右蹬脚 的方向一致。在上步出脚前,先支撑 腿屈蹲,重心下降,然后再将右脚迈 出,直至脚跟着地时身体重心仍在 左腿,不要出现“抢步”、“落地砸夯” 等毛病。
2 .第一动中在收腿的同时,先
把在侧后方平举外撑的左手,一边翻掌向上一边经左额侧落 到体前,同手心逐渐翻转向上的右手汇合,此刻两手心均向斜 上方,与肩同宽,高与肩平,两肘微屈;然后两手再一齐划弧下 落分置于右膝的左右侧。初学者往往两手在体前未合就下落 到膝部两侧;有的两手在体前突然向上翻掌,出现明显的“断 劲”,而不是边走弧线边旋臂翻掌;也有不少人收腿太快,屈举
着腿等待手臂动作的完成。以上都应避免。
3 .第三动中两掌变拳的动作是两手由膝侧继续划弧下落 经腰侧时,前臂内旋逐渐握拳。不要屈腕耍个“腕花”来握拳。
4 .本式两拳向前上方贯出,力点在拳面。定式时,两肘微 屈,肘尖下垂并向两侧外开,两拳眼斜向下。这样,两臂保持弧 形如钳状。初者学往往两肘过于外开上架,引肩上耸,或是两 肘直向下垂,拳眼相对,夹臂收腋。再者,两拳高举,低头弯腰, 也是常见的毛病。
不少人弓步贯拳时俯身、突臀,忘却了上体正直、松腰胯 的基本要求。定式时微微一沉并向上顶头、向下沉肩、四肢贯 力的要领仍要表现出来。
浏览2,87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