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穿手提脚 上体稍右转;右手稍向后收,左手经右手背 上向右前方穿出,两手交叉,腕关节相交,左掌心斜向上,右掌 心斜向下;左脚提起收至右小腿内侧;眼看左手(图1 — 105)。
2 .上步翻手上体稍左转;左脚准备向左前方上步(约 30。);两手翻转分开,掌心向前,虎口相对,两臂半屈成弧相 对;眼看前方(图1 — 1。6)。
图 1—105
3 .分手弓腿 左脚落步,重心前移,左腿屈弓,右腿自然 蹬直;上体稍右转;两手向两侧划弧,掌心相对,眼看右手(图 l-107)o
图 1 — 106 图 1~107
4,抱手收脚 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两手向腹前
划弧相交合抱,举至胸前,右手在外,两掌心皆向内;眼看右前
方(图 l-108)o
图 1 — 108
5 .翻手提腿 左腿支撑,右腿屈膝上提,右脚尖自然下 垂;两臂内旋,两手翻转分开,虎口相对;眼看右前方(图1一 109)。
图 1 — 109
6 .分手蹬脚 两手分别向右前和左后方划弧分开,两臂 展于两侧,肘关节微屈,腕与肩平,掌心皆向外;右脚脚尖上 勾,脚跟用力慢慢向前蹬出,右腿膝关节伸直,与右臂上下相 对,方向为右前方约30。;眼看右手(图l-110)o
【规格要领】
1 .本式手臂的动作较为复杂,在“穿掌一分手一合抱一撑 开”的整个过程中,双手两次交叉和分开。划弧的路线、前臂的 旋转和手掌的变化等都应弄清楚。
第一动的穿掌应随着上体微向右转,左手保持手心向上, 经右手腕上向前伸穿;右手放松或手心斜向下,两手手背相对 在面前交叉,两腕与肩同高,两时微屈。
第二、三、四动的分手与合抱,是一个完整的两臂回环过 程。分手时,左手一边内旋翻掌,一边经面前向左侧划弧、右手 向右侧划弧分开;随之,两手不停顿地一边外旋翻掌,一边向 下经腹前交叉合抱于胸前。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划弧 时两肘均保持微屈状态,不要伸直;二是分手经面前、划弧经 腹前、合抱于胸前,做到这“三前”就易于把动作做正确;三是 边翻掌边划弧,即划弧中有前臂的旋转。合抱时两掌手心向 内,右手在外(左蹬脚时左手在外),两肩松沉,两肘微屈。要有 向外膨胀的意念,把两臂撑圆。
第五、六动两手的动作,主要是翻掌外撑。两手右前、左后 地向两侧分开划弧时,不要超过头部的高度。两时保持微屈边 旋转边弧形外撑。不要屈肘翻腋外推,不走弧线,上臂也不要 同肋部夹住,破坏圆活宽舒的状态。前臂的鹿转与两掌的翻 转,要在划弧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不要有突发的翻掌动作。另 夕卜,本动的撑臂还应和向右蹬脚的腿法配合一致。
本式“穿、分、抱、撑”的掌法变化,可以单独抽出来练习, 然后再结合到整体动作中去。
2 .本式的步法是由收脚上步、过渡弓步和提腿蹬脚构成。
所谓过渡弓步,是指在过渡动作中有弓步过程。第一动和 第二动的收脚上步,同做第一个“左搂膝拗步”时的步法类同。 迈步的方向是偏左前方30。,左脚尖指向应同迈步的方向一 致,不要外撇。第三动前弓后蹬成左弓步和第四动右脚跟进这 一过程,都应按前述的进步步法要领去做。初学者在做这个过 渡弓步时,随两手经腹前划弧的抱手动作往往低头弯腰、前脚 外撇、身体下蹲,犹如从地面抱起东西似的。在这前三动中,上 体都要保持正直,重心转换时身体不要起伏。
3 .蹬脚前,首先使身体稳定,然后再提膝分手。右腿提膝 时,脚尖自然下垂,膝部高提(以不造成紧张为度)。接做蹬脚 动作时,一边勾屈右脚,一边伸直右腿,力点在脚跟,慢慢地向 右前30。蹬出,右腿要蹬直,右脚略高于胯部为宜。支撑身体 的左腿膝部微屈,此时身体应略高于弓步高度,故比其他各式 屈膝程度要小。要保持平衡稳定,上体正直,下颊微向内收,头 微向上顶,两肩松沉,胸部宽舒,呼吸自然(在提膝时吸气,蹬 脚时呼气,有助于身体的稳定)。蹬脚的动作,要与两手翻掌外 撑协调一致。当右脚蹬到顶点时,两臂也分到右前、左后平举, 两腕均与肩平,肘部微屈,手心均斜向外,同时沉腕、舒掌,微 微一撑一沉,使动作显得沉着稳定。右臂与右腿上下要相对, 不可交错。撑臂平举的动作能够帮助维持独立蹬脚时的身体 平衡。
初学者做这个动作时容易出现的毛病较多,如:单腿站不 稳,上体后仰或前倾,两臂一高一低,独立的左腿紧张蹬直或 屈膝太过,右脚尖不勾屈,力点达不到脚跟,右臂和右腿上下 交错,肩部紧张上耸,胸部紧张憋气,甚至面部、颈部也绷紧用 力,弯腰、探头,等等。造成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站立不稳 和蹬脚不高,尚未做蹬脚动作,精神就已经紧张起来,为了勉 强蹬得高而产生了上述这些毛病。应注意初学动作时不要强 调高蹬,应在勾脚低蹬的放松状态下把动作姿势的各要点逐 项做好。要站得稳、蹬得高,是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就是各 种动作姿势均要符合要领;还要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如腰腿 柔韧性、腿部力量、平衡控制能力等。动作质量的提高是坚持 经常锻炼的结果,年龄大、缺乏体育锻炼基础的人,应该循序 渐进,逐步提高。开始时可以蹬得低些,但不要降低其他方面 的动作质量要求。
4 .本式动作较复杂,幅度也较大,配合稍不协调就会顾此 失彼。在连贯练习时应注意做到:穿掌与提脚一致手上步与翻 手一致;弓腿与分手一致;收脚与抱手一致;提膝与举手翻掌 一致;蹬脚与分手撑臂一致。按照“动作分解说明”的要求连贯 起来做,就会使整个动作协调一致。
5 .配合转体的眼神处理要引起注意,否则即使动作做得
基本对了,也显得呆滞散乱。
第一动视线随左手;第二动视线转正;第三动弓步时视线 转向右手;第四动再转正。随之提膝时,视线随上体微右转而 转看即将蹬脚的右前方。最后,眼看右手。
浏览2,7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