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全书


一、第七十三式指裆捶|太极拳全书





动作一:左脚稍向左跃起,右脚向原左脚所踏处下落,蹬 地震脚;身体右转,左脚向左前(西南)斜方迈步,重心渐渐 左移。随着右脚下落震脚时,左手转臂顺缠至胸右;右拳顺缠 自右而上向左落于左小臂上;随着左脚迈步时,左拳随转体逆 缠自胸前而右绕起,屈肘竖起小臂,以小臂向前微挺,拳心朝 右,右拳顺缠翻至右胯旁,拳心朝前(图232甲、图232乙)。




图232甲图232甲图232乙图232乙









图232甲



图232甲



图232乙



图232乙



动作二:身微右转,左拳转臂顺缠在胸前下落;右拳转臂 逆缠自右而上,经右耳旁向胸前下落于左臂里侧,双手合住劲 (图233,该图所示为侧面,其实两脚仍于原处如图233中的两 足所踏处未动)。身左转,重心左移,弓左腿。同时,左拳转臂 顺缠收回置于左胁下,拳心朝里;右拳转臂逆缠向左前下方打 出发劲(图234,附图234的侧面图)。









要点:



1 .此式要着重注意蓄劲。在两拳于胸前自住劲时,须两胯 大开、圆裆和气贴脊背。处于这种姿势时,也最容易检查出五 张弓一两手弓、两足弓和脊背弓是否齐逗桦,五张弓的弓背 上有没有加强弹性,也就是说有没有感觉到五张弓背线上的绷 紧的现象。



2-此式又为练习“胯打”的一个动作,其动力根源在于右 胯一绷,而将右拳的劲放出去,指着对方的裆内。



3 .此式发劲时,外表是向右侧斜着,似乎外形不正,但发 劲时的内劲,在于左手的向后领的上领劲,属虚,而指裆的右 手下沉是实,右腿却是虚;由于这种“上下相随”,遂将内劲调 整平衡,而达到中正;这是正确的中正,虽外形似乎不正,但 内劲却仍然是中正不偏的。



第七十四式白猿献果



动作一:身微左转,同时,右拳逆缠向左收于左腰侧,左 拳在左胁前逆缠,配合绕一小圈,两手合住劲勿匾(图235,附 图235的侧面图)。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即仍向左移回。同时, 两手逆缠,自左向前移至胸前,高与胸平;随重心移回左腿时,









两拳转为里外缠丝,合住劲(图 236,附图236的侧面图)。









动作二:以左脚跟为轴,身体 左转,右腿提起,右脚面绷平,脚 尖朝下。同时,右拳转臂顺缠,自 右而下随右腿提起时旋转上冲,高 与眼平,拳心朝里;左拳转臂逆缠 一个圈收置于左腰侧(图237)。



要点:



1 .此式由“左里逆缠和右外顺



图237图237缠”须无凹凸地使身体平旋而上;两手转为上下逆顺缠丝,将 右拳缠到面前,左拳缠到腰间,须毫无缺陷地完成,这是此式 的着重点。






图237



图237



2 .此式须掌握双合后的螺旋上升。另外,置于左腰侧的左 手,必须做到正确的逆缠,须从左外缠回到腰间,这也是使左 腿中正立稳的关键。





浏览45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