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技巧


一、杨禹廷师爷业绩考|太极拳技巧





杨禹廷(1886?1982年)师爷的业绩,在京城武术界有 口皆碑、有目共睹。现引用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秘书长翁福 祺老师的研究文章,供吴式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杨禹廷,讳瑞霖。生于清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二十 九,逝于1982年(壬戌)十月初一(均为农历),享年96 ! 岁。祖居北京,九岁习武。先后拜周相臣、赵月山、田风云、 高克兴(于明)等名师学武,未冠即驰名武林。他擅长汉回两 门弹腿、少林拳、黑虎拳、形意拳、八卦掌及剑、刀、钩、 棍、枪、载、锋等拳械。将近民国又拜太极大家王茂斋为师,| 专攻太极拳,从此他即终身不二业。20世纪40年代初,王茂 斋、吴鉴泉去世后,吴公仪在国外。因此,他更是专心致志, 肩负起弘扬吴式太极拳之重任。他用70多年的人生历程、呕 心沥血地从事太极拳的修炼、教学和研究工作,直至逝世前一 日。他创造了太极拳教龄之最长和有记载的太极拳老拳师的高| 寿纪录。受教之众,数以万计。其中知名人士有:刘秀峰、陈 云涛、李星峰、周学鳌、傅作义、楚溪春、叶浅予、戴爱莲、 赵君迈、李万春、张云溪、曾维琪等,以及不少国际友人与使 馆人员,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从民国初年即教授武术,是职业拳师。因之历史赋予重 任,使之全身心地投人提高技艺和教好受业之人。尤其是王茂 斋逝世后,责无旁贷地由他支撑门户,广泛传播太极拳。为服







务社会,提高大众身体健康做出了莫大贡献,为繁荣北方的太 极拳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为适应社会,在过去“心传口授”式的传统授拳方式基 础上,创新教学方法,编写符合教学规范的教材,早在20世 纪20年代就写出《太极拳讲义》,用文字加强了师生之间教 与学之间的双边交流。该教材几经改进,在1960年形成了 《太极拳动作解说》一书,发行遍及全国,并被译成外文,传 播到国外。



这里再补充一点的是,解放前在吴鉴泉于上海逝世后,由 于历史的原因,人才失散、传播不广,只有徐致一、张达泉还 在逆境中为太极拳努力工作。徐在建国后历届全国武术比赛会 上领导裁判工作。重要的是在1958年整编出版了《太极拳》 (吴鉴泉式)一书,这是第一本用现代科学讲解传统太极拳的 好教材,为推广普及太极拳起了良好的带头和奠基作用。



现将杨禹廷的事迹和杨禹廷太极拳的优点列后:



1 .富贵不淫,贫穷不移,爱业敬业,矢志耕耘于太极拳 园地,培育民族文化之花果。



太 极 拳 技 巧太 极 拳 技 巧1906年,有显贵白亮臣居盐务督办,带他去南京教家 馆,并在盐务总署为他安排个显赫有油水的职务。但他过不了 “为富不仁”的生活,不到三个月就弃职回来,甘当穷拳师。 他夫妻哺育幼儿时连最低营养的豆浆都舍不得买,只能自己捣 黄豆挤浆来喂孩子。日伪时期,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派人请 他去教拳,被他断然拒绝。日本投降后,物价飞涨,粮价倍 增,民不聊生,难以果腹。他为了让家人糊口,狠心卖了惟一 值钱之物(代步的中字牌自行车),但仍每天走十几里路到太 庙去教拳,在困难艰辛的环境下坚持教拳育人。他绝不巴结那 些官府豪富或勾结军警宪特去欺压平民百姓,攫取不义之财。



太 极 拳 技 巧



太 极 拳 技 巧



2 .发奋图强,学以求真,尊师爱友,崇高武德。






业精于勤是他的座右铭,勤学苦练是他的行动。无论在哪 位老师门下都认真学习,求理穷思,听从教导,事师最孝。他 忠厚老实,踏实可靠,能很好地完成代老师教馆的任务。所收 学费如数交给老师,听凭老师赏赐。在师兄弟之间虚心礼让, 热心助人,早来晚走,陪练到底。在武林中口不伤人,手不伤 人,不逞强凌弱,不欺压善良。他经常告诫弟子们说:“练武 的人首先要讲武德,武德是我们的天职和本分。德为技本;德 高技荣,这样才能正确地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武术”!



3 .治学严谨,技艺精湛,勇攀太极巅峰。



无论对何种拳术,他在学、练、教、研诸方面都有独到之! 处。每一动作,每一姿势都求真穷理,选优至善。在继承先辈 的基础上通过修炼的实践,教学的提高和理法上“颖、妙、 神”的研悟,并结合人体的机能、功能而改进了太极拳势结构 与动作方法,使之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道路。 在拳法的创新有: I



(1)制定“八方线”,以此确定步法、身法、眼法、手 法,使拳式动作有规矩方圆可循。



(2)将83式太极拳分解为326动,每式都是以“奇偶数” 动作组成。把复杂难作的拳式化为开合的单动,以合于阴阳变 化和运动生理,呼吸自然和内外相合。



(3)以练拳者的肢体为尺寸,以五行八卦为方向角度,进 退屈伸为布局范围,结合肌体的本能,设计出标准合理的动作 路线。



(4)特别强调身躯体松静和用意念在肢体的某处引领及运 动过程中如何转换,到达时在何处显现,眼、神恰当密切地配 合动作,使形体与神意高度和谐,内外统一,身心双修。



4 .以毕生精力,全部心血和所有智慧,精雕细镂地形成 自己拳术姿势、动作、理法的独特优点:









浏览4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