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左转提捋 上体微左转;随之左手轻贴腹部向下、向左划 弧于腹左下方,指尖朝前。右拳向左、向上划弧于左膝外侧,同膝 高;眼看右拳(图1—158)。
② 后坐收拳 上体右转;重心移向右腿;同时左手屈腕上提 以栂指侧虎口轻贴腹部向前旋转于腹前。右拳继续向左并内旋, 右臂屈肘向上与肩高时,右拳继续内旋向上、向右划弧经额前向 右、向下、向左划弧于右腰侧,拳心向上;眼看右手(图1—159、1— 160) 〇
③ 提膝抄拳 身体左转(胸向东);重心全部移至左腿并微 屈,右腿屈膝提起,膝同腹高,脚尖自然下垂;同时左手外旋变拳向 下、向左划弧收于左腰侧,拳心向上。右拳经腰侧向前、向上划弧 于右肩前,右臂屈肘,拳稍高于肩,拳心向后上方;眼看右拳(图 1—161)。
【要点】
① 两手臂缠绕时,右手在体前形成一个大圈,左手在腹部形成 一个小圆,两臂配合要协调,动作要连贯。
② 提膝前右脚要蹬地,头上顶,立身起立,右肘与右膝相对相
(29) 双推手
① 落脚旋掌 左腿屈膝,右脚向右前迈步落脚,屈膝半蹲, 重心偏于左腿;同时身体左转,左拳变掌上托于左胸前,右拳也随 之变掌。两掌同时以腕关节为轴,向后旋转于肩上,左掌心向右上 方,右掌心向左上方;眼看左前方(图1—162)。
② 图 1-162图 1-163 虚步双推 身体右转(胸向东);重心全部移至右腿并屈 膝,左脚尖外展点于右脚内侧约20厘米处,左腿屈膝外展成左虚 步;同时两手由肩上向前、向下经胸前立掌平推,腕同胸高,指尖朝 上,两掌心斜相对。眼看两手之间(图1—163)。
图 1-162
图 1-163
【要点】
① 落脚时先松腰,边松边腰旋带动手腕旋出脚。
② 落右脚成马步双分掌;跟左脚成左虚步与双推掌,均要协调
(30) 中盘
① 转腰挫掌 身体右转;随之左掌内旋,腕内扣,横掌前推
于胸前,左臂微屈,左掌指尖朝右,掌心向前下方。右手伸腕外旋, 由左掌下挫掌内收于胸前,稍低于左掌,右臂屈肘,指尖朝左,手心 向上;眼看左掌(图1一164)。
② 翻转挫掌 身体左转,随之左掌外旋向下、向后,右手内 旋向上、向前,两掌在胸前掌心相对,上下翻转一次,右掌在上,左 掌在下,掌心斜相对,眼看右掌(图1一 165)。
③ 图 1-164图 1_165图 1-166动作与此势第②分动的动作相同,唯左右对称,方向相反; 文字叙述略(图1—166)。
图 1-164
图 1_165
图 1-166
注?.在第①、②、③分动中,左脚尖点地,随身体左右转动而碾 转〇
④ 转腰穿分 身体左转;随之左掌、右掌同时翻掌,右掌心 向下,左掌心向上;右掌向左、向上、向前划弧经左前臂上穿出,同 肩高,指尖朝左前。左掌向右、向下划弧于右肘下约20厘米,指尖 朝右,眼看右手(图1 一167)。
⑤ 擦脚合臂 身体右转;随之右掌继续向前、向右、向下、向 后划弧,于右前成斜下举,左掌向后、向左经胸前向前、向上划弧成 左前斜上举;左手外旋向上、向右划弧左上举,右手外旋向下、向左 划弧成右下举,同时,左腿屈膝提起。接着左脚下落踏地并屈膝, 右脚跟提起,同时两手臂左上、右下在胸前相合;随即左腿屈蹲,右 脚提起,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右铲出;同时两手臂继续相合,左掌于 右大臂上,指尖朝右上方,掌心向外。右掌斜向下,指尖朝左前下 方,掌心向后上方;眼看右掌(图1一 168?170)。
⑥ 马步提按 紧接上动,上体微左转(胸向东),随之右脚尖
图 1-170 图 1-171图 1-167 图 1-168 图卜 169内扣下落踏实,重心向右移动,并稍偏于右腿;同时左掌向前、向左 下划弧于左膝上约20厘米处。右手向前、向右上划弧,并屈腕上 提于头右前方,稍高于头,右手拇指自然伸展,食指、中指、无名指、 小指依次自然向掌心屈拢,掌心向左下方;眼前平视(图1一171)。
图 1-170 图 1-171
图 1-167 图 1-168 图卜 169
【要点】
① 身体左右特动,带动两手臂在胸前缠绕成圆要协调一致;身 体转动时不要左右荡臀。
② 两手运转要象抽丝绕圆,劲力不断不离。
③ 马步提托时,身体上下对拔,长腰立身。
浏览5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