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剑标准教程


一、24式太极拳|太极拳剑标准教程





1954年,国家体委对武术工作制定了 “挖掘、整理、研究、提高”的方针,成立了 武术研究室。决定从太极拳着手,编定统一规范的武术教材,为普及开展武术活动创造条



件。为此,国家体委邀请吴图南、陈发科、高瑞周、田镇峰、李天骥、唐豪等太极拳名家
共同商讨,制定了精简太极拳初稿,其内容由各流派太极拳的代表性动作组成。初稿公布



后,普遍反映内容不够简明,广泛普及比1955年国家体委武术处毛伯浩、李 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 容重新编排,保留太极拳的传统风貌, 过反复修订,终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由国家、吴高蟹专家再次研究,决定以流 练明确、射易练的原则,选择主要内 逑的群众性和健身性?遵循上述方案,经 营主管部门编审的统一武术教材——简化



后,普遍反映内容不够简明,广泛普及比



1955年国家体委武术处毛伯浩、李 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 容重新编排,保留太极拳的传统风貌, 过反复修订,终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由国家



、吴高蟹专家再次研究,决定以流 练明确、射易练的原则,选择主要内 逑的群众性和健身性?遵循上述方案,经 营主管部门编审的统一武术教材——简化



太极拳,由于其全套共有24个动作,故又称斗式太极拳。



24式太极拳具有以下特点:



1 .全部内容选自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前和均匀,姿势中正平稳,老幼咸宜,人人 可练,易于推广。



2 .全套24个动作,练习时间为狄贻坪,曲容精炼,约为传统套路的1/4?1/3,适 于在早操、工间操活动中开展。 N



3 .内容尽量减少重复。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壶技术内容及基本规格要领,同时又 避免了传统套路中半数以上为重复动作的现象Q



4 .内容编排突破了固有程序。按着由简而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安排直进动作, 其次安排后退和侧行动作,最后穿插蹬脚、下势、独立和复杂转折动作,体现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O



5 .努力做到锻炼套面、均撕。重点动作增加了左右势对称练习,避免了传统套路中 只有左下势、右揽谶危的偏重现象,使学者便于收到全面锻炼的效果O



24式太极拳于1956年正式公布,立即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全国城乡出现了普及太 极拳的热潮。目前,24式太极拳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广泛流传,成为各国太极



拳爱好者喜欢的入门教材,对太极拳走向世界发挥了积极作用。



24式太极拳的编写,为武术遗产的整理和武术教材编写摸索了经睑,对武术界某些 狭隘保守思想也是一次冲击。一些担心太极拳简化改编会违反传统,丢掉精华的人,通过 事实逐渐改变了看法,认识到传统武术运动,只有在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不断适应的变 化进步中,才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太极拳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真理。









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15 .转身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独立18 .左右穿梭19 .海底针20 .闪通臂21 .转身搬拦捶22 .如封似闭23 .十字手24 .收势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



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18 .左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臂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



1 .起势



2 .左右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4 .左右搂膝拗步



5,4挥琵琶



6 .左右倒卷肱



7 .左揽雀尾



8 .右揽雀尾



9 .单鞭



10 .云手



H .单鞭



12 .高探马



24式太极拳动作路线示意图






预备势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腿自然伸 直二胸腹放松,两臂下垂,手指微屈, 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颈正直,下须效 收,口闭齿扣,舌抵上腭。精神集中, 表情白然,双眼平视前方



(-)起势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足距与肩同宽,网 脚平行向前,成开立步C







!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



-- 双臂自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手



心向下,指尖向前。



I



T」




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成马步;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上 体舒展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动作要点】



①起势中的马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型,教师应按照步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4"人 始就建立起正确的动作定型一



②开立步时,应抓住“轻起轻落.点起点落”这个步法规律,先将重心移至右腿,V 腿放松,而后轻轻提起左脚跟,以不超过右踝的高度向左分开半步.落脚时前脚掌先着 地,并且使脚尖朝正前方,随之全脚掌逐渐踏实,



③手臂的前举和卜按应抓住“匀速、缓慢”这个关键C手臂的移动要有逆水前进的感 觉,既要有,定的紧张度,乂不“『僵硬,既要放松,又不可松懈0



⑴手臂前举时,两手先在两腿外侧将掌心转向后方,随即再慢慢地向体前平举



3)两掌下按时手心朝下,要行主动卜按的动作,按到两手与腹同高时,须展学:、舒 指.



?屈膝的高度要视学生的素质,因人而异,不要一概而论。太极拳的全套练习中,除 少数势于外,整套拳术都是在半蹲的状态中进行的。开始的屈膝高度基本上就是整套拳的 拳架高度,练习中间仅允许忽高忽低,因此,教师不要让学生将起势的架子蹲得过高或过 低,以免拳架高度起伏不定



G上体要保持正自.脊背.臀部、脚跟基本在同一垂面上。



【易犯错误】



向左开步时,身体彳:右摇晃



2两臂前举和下按时.两肘尖外撑、上扬,两肩上耸。



3屈膝下蹲时上体前俯或后仰



工手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腕关节过于松软,造成手臂前举时指尖朝下,两掌下按时 指尖朝上的折腕”错误,





浏览74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