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锻炼法


三、太极拳的呼吸是逆腹式呼吸|太极拳锻炼法





太极拳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的阴阳学说,它讲究在运动过程中,身体要上虚 下实。人们常说“气沉丹田”,使下元充实,步法稳健既是此意。“丹田”是中 国经络学中特有的一个穴位,从生理解剖角度看,丹田并不是呼吸器官。那 么,“气沉丹田”的说法从何而来呢?道家认为:人出生以前,生存呼吸皆有赖 于同母体连接的脐带,称为:“先天呼吸”;人出生以后,脐带断而口鼻开,开始 依靠自己的呼吸器官进行呼吸,称为:“后天呼吸”。这实际是一种呼吸方法 的区别: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是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 动产生的呼吸运动。膈肌舒缩伴有腹壁起伏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腹式 呼吸又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现代生理学证明:胎儿在母腹中肋骨 趋于水平位置,倾斜度较小,主要表现为腹式呼吸。成人则以胸式呼吸为主。



逆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如下:



按照太极拳起势的要领站好,宜中正安舒,全身放松配合鼻孔微微地吸 气,腹部有意识地向后收缩。这时人体最重要的吸气肌——膈肌,就会向下 运动。



在我们进行逆腹式呼吸的吸气时,会感到小腹逐渐贴近脊椎。' 以心窝后 的脊椎骨为支点,由下而上,气贴着脊背,向胸中吸入,使肋骨向上向两侧扩 张,好像是从腹中抽气进入胸腔,随着吸气有意地提肛。实际上是在收缩腹部 扩胸腔,此时要注意不可耸肩,用心体会沉肩的动作。这是一吸。



吸气饱满以后,略一停顿,放松前胸,肛门括约肌随即松开,缓缓以鼻呼 气,使膈肌随着呼气自然放松,小腹部自然地向外凸出,这是一呼。



逆腹式呼吸适应了太极拳的要求,太极拳是一门武术,它不仅可以练功 夫、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可用于搏击。在搏击过程中,经常需要发力,这就需 要纳入大量的氧气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就必须运用正确的呼吸方 式——逆腹式呼吸。这个问题可用生活中我们熟知的事物进行模拟,我们需 要推动一个重物,通常是先放松自己,稳定情绪,慢慢的收腹吸气,然后发力做 功。如果要推动的重物重量很大,还经常会扎上一条结实的腰带以助其势。 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不自觉地运用了逆腹式呼吸来满足身体对氧能 量的需要,然后完成了抬起重物的做功过程。这一点在健美运动的负荷训练 可得到证明,比如“卧推”运动。在将杠铃放在胸前,放松、吸气,这时要求收 腹挺胸,这是蓄劲的过程;然后向上推举,用力、呼气,这时要挺腹,是发力的过 程。“蹲腿运动”:下蹲、收腹吸气、杠铃上肩,起身时挺腹、呼气(重量大时可 发声呼气)。这些负荷运动的呼吸方式和太极拳运用呼吸的方法相类,都是 逆腹式呼吸。在太极拳中讲究“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仔细揣摩逆腹式 呼吸的要领和其中感受,再读前辈的拳经,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太极拳理 论家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 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 入脊骨……”莫非此意?



据相关统计,城市人口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长期伏案工作,坐姿固定,一般 只是采用较浅表的胸式呼吸,每次换气量比较小,在正常呼吸频率下,通气不 足,使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加上长时间用脑工作,机体的耗氧量很大,更容易 导致脑部缺氧。在通风条件不好、人员密度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头晕,乏 力,嗜睡等“办公室综合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工作环境,再加上呼吸方式 不正确,随着呼吸效率的降低,呼吸器官的功能也会慢慢衰退,全身组织器官 随之产生退行性改变,易发生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大 脑供应不足等疾病。逆腹式深呼吸的吐纳量大,氧和血红蛋白在组织还原的 机会就多。因为血液溶氧量提高,使机体的代谢水平得到了提高,起到健身的 作用。平常绝大部闭锁着的毛细血管这时可能大部分开放,所有器官组织都 得到鲜血的滋润。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好转,有增强体质之功。



有些太极拳学者认为,在太极拳拳架练习中应采用顺腹式呼吸。顺腹式 呼吸与逆腹式呼吸腹部动作相反,其呼吸基本动作为:吸气时腹凸出,呼气时 腹凹进。吸气时,松开腹肌,大量吸入腹腔中,边吸边向下挤压,吸到小腹有向 下压实而膨胀饱满的感觉。吸气完成后,要屏息片刻后慢慢呼气,呼气同时 收腹。



顺腹式呼吸通常用于静功修炼,在道家的内丹修炼和其他一些民间的气 功中,常采用顺腹式呼吸。这样有利于身体的放松和精神的入静,对健身养心 而言是有益的。总的来说顺腹式呼吸是以养生为目的,或是追求具有宗教意 义的精神境界的修养。相对太极拳和其他以技击为锻炼目的的武术而言,顺 腹式呼吸是“文气功”的呼吸方式。它不适用发力时的身体应有的状态,也不 能满足在一瞬间发力做功时对氧能量的大量需求。逆腹式呼吸是“武功”,或 叫“武气功”。在运动中,逆腹式呼吸可为每次发力提供动力,使身体处于最 佳的运动状态。其实形意拳和其他武术里也都采用逆腹式呼吸。只有逆腹式



呼吸,才符合身体运动时对氧能量的要求。在太极拳的技击中,或者是为技击 做准备的锻炼中总是要用力、发力,腹式呼吸正好适应了这时身体对氧能量和 精神状态的需求。如果逆道而行,以顺腹式呼吸配合发力,就违背了呼吸的基 本生理规律,必然造成肺腑和其他脏腑的内伤。



那么胸式呼吸行不行?也不行,胸式呼吸是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 运动产生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较浅,吐纳量小,并能造成身体的起伏,使重 心上移,身易滞而举手投足有呆像,不利保持下盘的沉着稳健。



太极拳讲究上虚下实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 腰,形于手指”。只有这样才能避实就虚,发出周身一体的整劲。逆腹式呼 吸,对于太极拳的身法要求和技术特征而言,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太极 拳的锻炼中,没有学会运用逆腹式呼吸,就不能正确的用力、发力,不能做到内 外合一、形神兼备。





浏览1,26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