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德为先
武德指练武者的道德修养及行为规范,它是武术界共同 遵守的伦理道德准则。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练武 者的自身修养。要求做到品行端正,情操高尚,讲文明,有礼 貌,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尊敬师长,爱护生徒溥老爱幼,慈善 助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遵守法纪,不离职守3二是为国为 民,见义勇为。要求做到为了祖国,不惜杀身以成仁,为了人 民,不惜舍身以取义;三是德技并重,授拳育人。在传授武技的 同时,要进行武德教育,注意培养高尚情操的武术人才。遵守 武林“十不传”和“十戒”之训。
“十不传”,即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无恒 心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 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刁滑者不传;骨柔质钝者不传;拳脚 把势者不传。
“十戒”,即一戒意志不坚,徒染虚名;二戒轻浮虚夸,不知 深浅;三戒心胸狭窄,不纳忠言;四戒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五 戒逞强斗狠,虚荣好胜;六戒舌无禁忌,议人之过;七戒虚担师 名,误人子弟;八戒铜臭之躯,奸商气息;九戒自矜自尝,固步 自封;十戒不敬师道,无情无义。
在学习少林特功技击术的同时,要强调武德修养,养成尚 武崇德的精神。
(二) 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学习少林特功技击术,要注意科学训练,合理安排。强调 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首先要认真阅读 和领会功理功法,在理解功理的基础上进行功法练习。其次是 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无论选练哪种功法,都要先练 就功夫,再练习技击术。技击术的练习步骤是先单招,后组合, 再多招应变,实战练习。在学练过程中,始终要掌握正确的姿 势和练功方法,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 合,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的程度,“欲速则不达”,这样不但 练不好功夫,还会出偏差,损害身体。
(三) 坚持不懈
练功贵在坚持。要苦练加巧练。无苦不成才,无恒不成功。 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克服严寒酷暑,伤病疼痛,恶劣环 境。生命不息,练功不止,常年如一。练功,就是善于动脑筋,
用最新的科学成果指导练功。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确立自 己独特的练功方法和风格。
(四)合理安排
学习少林特功技击术,要因人而异。根据年龄性别、健康 状况、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科学地、合理地安排。练功的时 间、强度、密度以及练功期间的饮食起居、工作学习、娱乐休息 等,都要周密地计划,做到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是保证持之以恒和获得练功成效的重要手段。 因为练武者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练武只是业余爱好,因此练 功的成效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只有处理好练功与各方面的 关系,才能使练功顺利进行。
在时间分配上,少林功夫主张一日“三练”:早晨练、中午 练、披星练。拳谱曰:“晨练泄废纳新气,午练顺逆精气蓄,夜练 旋气发精锐,弹指穿木如插席”。
早练:人经过一天的活动,体内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 气,经一夜的平卧,必然聚积于体内。早练一可舒展筋骨,泄尽 废气;二要吐故纳新,调整脏腑机能,振奋精神。
午 练:人体经过上半天的肌体活动和思维活动,易致气 逆,失静,疲惫无力,故午练可调气归穴,导静倡顺。但午练以 调整机体的静功为主,不宜练运动量大的动功。练功时间也不 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即可O
披星练:也叫夜深练,即练天上星星出齐,夜深人静时开 始练功。夜深万物沉静,思则纯,心则专,气宜领发,最适合练 少林各种硬功。 ’
浏览1,4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