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袋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掖劲之法惟须二人对习。
先用粗布数层相合,密加缝衲,使之坚牢制成正方形之布袋中实铁砂。小者约十斤左右大者约四五十斤不等。此盖视练习者之功夫与实力随时更易也。练习时二人侧身相对立相距约三丈,上手人先用右手抓布袋之腹即袋之正中央处提至右肩胛前然后向右侧面猛力掖出掷向另一人身前。下手人见铁袋飞到面前时则预备举手接之但宜侧身让过铁袋使彼飞至左肩胛处,始举右手处后抢接。接时亦须抓袋腹脚步须站稳若抓袋之角与边缘等处,则手指既不易使力而发来时之垂劲太大决难得心应手。接住之后,切不可停顿宜即掖回向上手人还掷。上手人亦照样接之,如是来回往复互相掷接。数十次之后更易方向,以左手依法行之。
对习之二人宜个头相当实力相等否则即多流弊,长短不合,则掷接时高低不齐实力相差,在强力者发劲必猛弱者必难接住,即使勉强接住而身体亦必随袋旋转,甚至因此受伤。初习之时不宜贪功用重袋如我一手能提二十斤之物所用砂袋不宜过十斤一因发袋之劲较提物为巨二则练功宜取渐进程式也。将十斤之袋练习三月之后将原袋拆开加重一二斤再练更三月后再加若干,如此逐渐增加至五六十斤为度自始至终大约四五载纯功始克大成告
功成之后,即强敌当前不为所执则已苟为所执即可提而掷之数丈之外。
-尹林他艺-第一篇少林七十二艺练法-尹林他艺-第一篇少林七十二艺练法第59页第59页盖掖劲足而人不易御也,惟在练习之时有必须注意者数
-尹林他艺-第一篇少林七十二艺练法
-尹林他艺-第一篇少林七十二艺练法
第59页
第59页
少林七十二艺练法少林七十二艺练法事。一提掷时宜用掖劲发袋,使袋依我肩外做平行线飞出切忌作摔物或抛物之状如放矢之乱撞。二接袋者宜先让过胸前,然后从后面抓着袋腹,乘势掖出,切忌迎头揽接或接袋角袋边,盖迎头接易使手指手腕等部受伤接袋之边线与角则力不居中致有偏坠之病。三练习者无论作何步式,脚跟务须坚定全身皆宜用力否则掷者之身摇动发动必因之减少,接者之脚步虚软,身段不实必随袋而旋转。如此非但不能求功且易因此受伤。
少林七十二艺练法
少林七十二艺练法
故练习此项铁袋功夫者,对于上述三事,务须注意,其余如增加斤两,开展距离等事,则在学者自行酌定固不必拘于陈法也。练后须以列秘方煎汤温热洗之。
附消毒解肿秘方
老桂木二钱丁香二钱白歪三钱川萼一两细辛二钱防风一两羌活一两蔓荆子一两荆芥一两。
以上九味共研细末每药末一两加盐一匙,连须葱白头五个煎汤练前练后温热洗之消毒退肿。
四十—、揭谛功
揭谛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兼内壮之气。揭谛功者,即俗所谓就地十八滚,地踵功夫也,又如江湖技士之抢背。其练法较难初习颇苦,甚至腑脏受伤非渐进不可,万不可蹿等。然此法分前、后、左、右等跌法,及箭盘、背跌、掷跌、仰跌、伏跌等法。
第60页第60页初习时按抢背法行之即以右手向左肋摇以右肩头轻接地面,翻身挺腰而起,是为右前跌法左手向肋摇,以左肩头转接地面,翻身挺腰而起是为左前跌法此二式在跌扑法为最易学
第60页
第60页
也。
前跌法即头向前,翻身挺腰而起,即俗所谓翻斤斗,又所谓毛儿跟头后跌法即以头后倒翻身挺腰而起即俗所谓反斤斗左跌法则以左肩头向左轻接地面侧身翻起右跌法则以右肩头向右轻接地面侧身翻起。盖左右跌法为揭谛功中最难练之功夫。
第一篇少林七+二艺练法第一篇少林七+二艺练法箭盘系箭步向前翻斤斗背跌法是身向后跌下脊背须先稍偏向右方左手伸出扑在地下身体稍向左方,跌于左手上借力将手一撑立身而起,即俗所谓平地翻车掷跌法系身体蹲踞式向后跌下,在未曾着地时先用一手着力撑在地上,待身已着地然后将身向此手面滚去压于手上此手一撑将身借力立起。
第一篇少林七+二艺练法
第一篇少林七+二艺练法
此法两手均可练习,即俗所谓鲤鱼打挺仰跌法是从直立向后仰跌。跌时头须向前稍曲,万不可着地。同时先将左手或右手,扑在地面待着地时,急滚身手上将身体借撑力立起即俗所谓铁板桥伏跌法,足从直立向前扑下,扑时身体挺直膝不可弯曲在未着地时应曲臂握拳应使拳和小臂同时着地切不可使胸腹着地,急用两手撑地项力立起即俗所谓扑虎势。
至于滚法则稍难矣,其法曲腰抱肘用两臂撑地之力及两肩头并两腿之翻转力横卧其身。翻滚而进初则缓慢,且甚苦痛习之日久则翻转矫捷瞬息十八滚矣盖揭谛功有就地十八滚八八六十四盘之绝称。
第61页第61页非精于性功者测成功实非易易也作者幼时习地瞠拳以其颅扑猛疾稍长习揭谛拳。复经妙兴大师授以揭谛功,每行拳时前后左右忽起忽落,翻滚无次自觉气爽而皮肤因是坚实。今秉吾师所传宣之于众要在学者之心领神会也。且此种功,可以意会不能言传非实地扑跌无以成功也。
第61页
第61页
浏览3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