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截拳道


十二、第四节辨证法对截拳道的指导意义|权威截拳道





李小龙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理念时没有原 封不动地采用黑格尔所提出的辩证法,他用 唯物主义观点进一步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 并摆正了原来是本末倒置的黑格尔辩证法。 李小龙仅仅采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所包含的 合理的内核,即黑格尔的关于发展和变化、 量变到质变的学说,并摒弃了黑格尔的唯物 主义的外壳。李小龙丰富了建立在唯物主义 哲学的巩固的科学基础上的新的辩证方法。 当李小龙发现了传统武术所存在的缺陷之后, 他便开始对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产生了怀疑。 在李小龙看来,武术的主要目的应当是采取 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去击败对手,这才是 “武术”的本质意义C而且现代的武术体系相 比已相去甚远了,因为古代的武术完全是着 眼于实战,而没有花哨的成份。面对这两种 相互对立的观点,李小龙果断地摒弃了现代 的传统武术,或者说摒弃了现代传统武术中 的表演成份,从而肯定了自己的态度,确立 了自己的哲学理念。



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 包含着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而且事物的形 式是其内涵的外在表现,而内涵则决定着这 种外在表现的特征和属性,二者同时处于不 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 制约。李小龙曾说过:“固定的形式,非将无 法适应的真实情况与变化去灵活发挥,那只 是在制造槛笼罢了,而真理是在牢笼之外的。 再者,传统的武术家只可谓之是传统的观念, 是照不变的程序例行工作去做者,他的动作 均是承习旧有的而无创新。”也就是说,传统 与形式所起的作用恰恰是束缚,而不是促进 作用。这一构想的确立标志着李小龙对武术 的认识已经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了理性分 析的阶段,或者说他已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武 学领域或达到了 一个更新的哲学境界。



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 以无限为有限”的理论,精辟地概括了武学 的不易至理,寓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是 对众多技击家关于武术认识层次上的否定和 超越,故其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武术本身了。 实际上无限和有限是辩证地联系着的,无限 只能通过物质的有限形式,只能通过有限而 存在。而且物质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 的,但它同时又是发展者的有限事物、现象 和过程的总和。无限和有限的概念反映着不 停地运动着的物质的这种实在联系。在截拳 道中,有限的概念反映着具体事物、现象、 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而无限的概 念则相应地表现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无尽 性,并且这个概念也反映着物质世界中事物、
现象的无限多样性。也就是说,截拳道是不 受任何条条与框框所束缚的。李小龙也曾经 说过:“无限性是矛盾的,它包括着有限的全 部多样性,但不是有限事物的简单综合,因 为无限性意味着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以及旧 事物的消减和新事物的产生。”



我们都知道,截拳道是以进行真实搏击 为目的的。截拳道的这一特征,明显地表现 出了实用主义的倾向。事实上,实用主义在 截拳道中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实用主 义比较准确地阐述了行为及效果之间的辩证 关系,它也突出地强调了行为的结果在评价 行为意义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当然,由于 李小龙言语上的爽直与在武学观念上的超前 性,因此他的截拳道甚至被某些传统武术界 人士视为旁门左道。而李小龙则认为,只要 制敌,可以不择手段。在电影里,他甚至表 演与展示了以牙咬对手的腿脚来化解擒锁的 打法。他在宣扬他的武道时,更是主张作为 弱者和女子,可以以脚踢,以手掐敌人的阴 囊一此乃一个男子的最弱处。因此,李小 龙的这些理论,又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而李 小龙的道理则很简单:你危在瞬息,还管他 什么仁义与道德。同时,他亦曾说过:“截拳 道并不虚张声势,它并不迂回地走着,而系 一直线走向目的的。再者,若一门一派的武 术家不直接去视问题之关键所在,反盲从于 形式及固定的招式上,则会使自己愈陷愈深, 直至不可自拔之地步。”正是基于以上这种信 念,才使截拳道对技术的选择只遵循实用的 标准,而不去考虑它是否符合某些固有的观 念与概念。而且只要所选用的技战术能够产 生良好的技击效果,就足以证明这种选择是 正确的。



关于被拳道的核心理论,李小龙认为任 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东西都不可能作为基 础理论而获得存在的意义。换言之,理论是 用于指导实战的,它必须准确地反映实战的 真实面目。在实战与现实中,正因为截拳道 全面地贯彻了李小龙的这一技击思想。所以, 在截拳道的一切技战术中,一切抽象化的理 论与技术均被拒之于门外。由此可见,截拳 道的技术与理论完全符合实用主义的客观要 求。实用主义把人的行动看做是哲学的中心, 并主张理论知识的价值在于它能解决人在现 实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人的行动达到 所要求的效果。



李小龙用真正科学的标准来武装习武者 的头脑与认识,这种标准使我们能够辨别有 关武术中的真理与谬误,使我们能够准确无 误地检验每个真理。李小龙的武道哲学把对 武术的实践理解为认识的基础及其真理性的 标准,因而在认识论上实现了真正的变革。 李小龙早期的武术哲学理念,没有充分把认 识和实践以及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用意义观 念联系起来。当然,也有些有名望的武术家 提出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或实用主义 是武术的核心。但他们对实践与实用观念的 理解还是狭隘的。李小龙曾明确指出:习武 者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 真实性、力量和现实性。并且只要我们关于 某物或某一现象的知识被实践所证实,那么 这些知识是确实的,任何不可知论都不能推 翻它们。基于这一认识,所有不能为实现生 存的意义提供有关助益的技术与理论都应当 是被抛弃的。在李小龙看来,一切武术流派 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生存,而武术的 本质又决定了这种生存的方式只能从实践功 能上获取。



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李小龙在提 倡实践是不可推翻的真理标准的同时,我们 还要估计到实践本身的发展。实践本身的发 展,要求重新审查某些建立在旧实践基础上 的真理,因为旧实践基础已被人们的武术实 践活动的新的更高水平推翻了。这样来理解 实用主义,就能把武术向高深层次推进,使 它不至于停滞不前,并使人类思想所获得的 真理不至于变成教条。总之,实践每前进一 步,都会使我们的知识更趋完备,并使某些 武学真理在更发展的实践的基础上更加精确 和具体化。



截拳道的精神武器截拳道的精神武器综上所述,截拳道的创立、发展与壮大, 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搏击技术上,都没有 脱离辩证法与实用主义及大胆进行实践的基 本原理。当然,作为一门复杂而全面、高层 次的武学流派,截拳道有着广泛而坚实的哲 学范畴,它不可能仅仅反映上述几种哲学观 点。但就其核心部分而言,辩证法和实用 (实践)主义所占的主导地位显然是无可争辩 的。



截拳道的精神武器



截拳道的精神武器









在极佳的身体姿势中,妥善地保留自己的 体力,以备长时间、经久地运用,或是为了更 有劲力的动作表现而准备着,以及对良好平衡 姿势的演练与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及运用,是 构成一个更优秀搏击者的秘诀。



李小龙









李小龙的全盛时期就 像麦克尔.乔丹和默罕默 德.阿里一样,能够称霸 于一个领域,不是别人不 行,而是他实在太突出和 太强大了。



——[美]美国著名擂台捍将 道格?帕尔默






笔者自从1988年在国内正式宣传截拳道 开始,至今已有十个年头,教过的学生(以 特种部队与警察为主)超过万计,同时亦收 到过无数封读者来信。其中有的是笔者以前 教过的学生,有的是本人的截拳道专著的收 藏者与研修者,有的则是一些本人发表在各 种杂志上的学术论文的读者,还有的是一些 在各种武馆上当受骗后的投诉者。笔者虽然 也及时回复过一些,但却无法满足广大爱好 者们的愿望。对此,曾借助国内最权威的武 术杂志《搏击〉(1997年6期)予以统一答复 过,以感谢国内截拳道界和广大截拳道爱好 者对本人的厚爱与支持。该文发表后,读者 反响十分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比以前 还要多得多,问的问题也更加具体、全面、 详细,几乎概括了李小龙生前涉及到的所有 领域,实在令本人应接不暇。但笔者还是决 定花大力气对来信所提及的较有共性的问题 分四部分集中进行答复,以免失信于大家。 其中不妥之处,还望鉴谅。





浏览38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