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者,原为识别物事而设,为区分而标示之,为不忘而永 志之。渐渐为美观而计较,再而增赋内涵之深意,使标志既有区 别之不同,又有修饰之华表,遂使标志生命力有得道成仙之机缘。 继而随着所标志物声价信誉之高升,便更声誉雀跃,身价千百倍 升华。
标志原为防丢失而做记号,后则为防假冒而设计,以辨真伪 之异。而如今之科技发展似有防不胜防之势,尤其当今商战云雾 翻腾滚滚之势,更为商品之宣传汗马其功。所以标志之设计更是 富丽堂皇,光华炫耀夺目,哗众取宠之能事无所不及。于是乎也 有了假的成分在内,于是便有争取标志长命百岁之举,也就有了 不停轮换标志以掩饰产品不佳之事,更有偷梁换柱之伪,取真掩 假之势。标志遂之便有失其意义之嫌,但决不会善罢甘休而就此 绝迹,而更会精益求精以防伪冒假作之弊。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魔高一丈道便向更高层次进展,如此互斗法宝竞争高下,似无终 了之势。势虽如此无常,标志毕竟有其价值,似不当因噎废食者。
武术界是有门派之分,种类之别,标志虽有但并不很突出, 更无专利以作保护者。周易拳之所以有标志论,并非有商业之意 识,为争什么名牌作商标广告,原只为说明书封面之设计涵义而 已,但在说明之余总觉有所欠缺,故而引申出如此计较。
产品有商标,西方有许多家族有族徽,中国人是以姓氏为识 别而无以别物作标示者,宗教有以不同之手势作标志者。而国家 之标志是国徽与国旗。我想中国武术源远流长,虽然在诸多方面 均有所区分,但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标志作象征。太极图虽然可以 作为太极拳之标志,但毕竟是借用之物,非专门设计而成者,亦 非独一无二之代表者。故,也许应有一个代表性图案以象征中国 之武术,以发扬中华民族之精神魂魄,以鼓励发扬中华民族之文 化精粹者。图案既应代表民族哲学思想之深奥,又应具有民族之 精神魂魄,既要有鲜明的标志性,又要有深厚的代表价值。故作 此论以为抛砖引玉之举。
《拳经洞极》(周易拳谱)一书之标志者,以一圆形红丹为 图案,以金黄之色作底衬而满布于封面之上,以代表“金丹气 这亦为我以后所有书之标志。红丹图案之内由三个字组成,既: 精、气、神。三个字既代表练功之涵义,又代表练功之过程,还 代表功成之境界。所谓代表练功涵义者,精、气、神为人体自然 存在之物质,通过练功而达到技势技巧相契成用之母的。而气是 由精所炼化成,神是由气所精炼,而武术所需要之“劲”则是由 此而得,所谓由精气神而得功者是。所谓“精存于内,气行于身, 神通于背,功于勤恒”者,存精而炼化成气,由气炼化致神,神 舍于心脑而通于背者,乃由积功而达于技用者。因背为转运之枢 纽,柔弱之技势皆由斯而带动,而神能通于背则技便有神契之应, 技有神契之应者便会遇机而感应,应技势而变化成用,是为之练 功过程者。亦所谓功夫神契之效应者,是为之高境界者。
而作为周易拳之标志者,则有所不同。除金丹之外尚有在下 基托之“九”字,“九”字为一笔所写成,九字笔画上有类似万 里长城之垛口作点缀。其涵义有二:一为始于一而成于九,二为 须勤恒积累坚持不懈。始于一而成于九者源于道家之说。因为从 下决心踏出练功第一步起,为之开始,为之一,为之第一步。有 人说起始于零,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人有行动之后才为之开始, 而开始之第一个举动便是一,零状态是谈不上开始的。正如有人 要准备以公元2 0 0 0年,而迎接2 1世纪之到来一样的错误。 而成于九者,因九为阳极之数,阳极则功毕,亦因练功之积阳不 积阴,积阳以消阴,故阳极标志着阴已消尽,是为之功成。阳者 为功之应积,阴者为弊病之当消,故积阳不积阴,用阳不用阴。 而九之所以一笔书成者,尚有持续不断而取功之大成之意。在笔 划上以长城垛口附着者,以表示持恒成功之心志,决不半途而废。 功成后而能得昂然长久威严屹立者,乃仍然锲而不舍之练者。而 不怠于功夫之练者,得神契技用、康寿矫健之回报,为之功夫不 负有心人者。故立论以发人之深思,以激励人之练功不懈之意志。 非徒为论标志之为意者,亦在于愿有心志者不负于心志之愿。
浏览4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