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拳谚有云:“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虽然其中“腿 打人”的含义,有“以步击人”的意思在内,但主要意思在于强 调踢技在实际格斗中的重要性。毫无疑问,一次真正有效的踢 击,放长击远,其绝对攻击力量远远超过手技,对手中腿非伤即 倒,具有一锤定音、决定胜负的效果,加上腿部在下,动作往往 超出对方视线之外,隐蔽性佳,故往往能出奇而制胜。从实战空 手擂台竞技一般统计数据中,我们会发现踢技在其它各类技术应 用比率中,几乎占70%之多,而上段踢技,例如上段旋踢,在 实战空手各类竞技击倒决胜的场合中,更为其中绝对主力,因此 毫不夸张地说,欲练好实战空手,必先练好踢技。但踢技比手技 训练难度要大,初习者必须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以求逐步 达到“柔软似鞭,刚猛如铁”的实用境地。
由于实战空手踢技基本通过前、侧、后三个方向来有效实 施,因此我们将实战空手踢技分成三个大的类型:
① 前蹴类:前踢、前刺踢、旋踢、逆旋踢、足拂踢、踩踢、 斧踢等。
② 侧蹴类:侧踢、跺踢等。
③ 后蹴类:后刺踢、转身后旋踢,转身后侧踢。
这三大类踢技中的每种踢技根据用腿左右不同(在平行式站 立基础上起腿)或前后不同(在基本格斗势基础上起腿),一如 手技般均可细分为左右或前后两种基本踢技动作。由于同一种踢 法,无论以前腿或后实施的技术动作方法和要领基本相似,因此 本书对同种踢技不再分前后,而仅以实战中最常见的一种进行介 绍。
实际上,同一种踢技前后腿技术动作的区别仅在于前位腿大 多数用于直接的中近距离范围内的快速打击,以求封阻对方攻击 或抓住时机抢攻,而后位踢在时间与空间相对充足以及有准备的 情况下,如前动已经突破对方防线,或者对方被虚招所蒙骗,或 者对方反应速度降低等等情况下,则通常被采用。简言之,前位 踢相对于后位踢,有动作直接的优势,而后位踢相对于前位踢, 则有杀伤力更强的优势,在格斗中同一种踢技,具体采用前腿或 后腿来施展,关健取决于当时的战况,目标的位置及适当的配 合,随机应变而已。
(一)基本前蹴类踢技
前蹴类踢技多为正面直接动作,其攻击方向是直着向前或者 几乎直着向前。前蹴类踢技动作相对接近人类的本能性的踢蹴动 作,比较自然,动作难度小,平衡也易保持,适合初学者练习, 因此实战空手道习者初修踢技,总是先由前蹴类踢技开始。
前蹴类踢技上、中、下段均可攻击,但相对来说,大部分前
蹴类踢技是以对方的下段部位作为主攻目标,加上动作简练直 接,因此具有快速、隐蔽、易出易收、难以防御的实战特点,无 论在主动攻击或反击场合,实用价值颇高。
浏览5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