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童、刘福通在举事之日由于机密泄露,韩三童战死,起义中心由 河南移至安徽,安徽因数年灾害饥民正无路求生,于是群雄并起。濠州有 郭子兴、孙德岩等人,24岁的朱元璋为郭子兴所用,由徐州败退而来的彭 大、赵均用逃到濠州,孙德岩勾结赵均用抓住郭子兴,并准备杀害郭子 兴。朱元璋利用彭大与赵均用的矛盾,怂恿彭大出兵,救出郭子兴,这时 朱元璋已认识到郭子兴“无足与共事”,独与徐达、汤和收降驴牌寨民兵 三千,偷袭元兵于横涧山,收降两万多人,朱元璋终于建立起只忠于自己 的军队,所用将领徐达、常遇春、廖永安、俞通海、邓愈均为安徽人。这些 人在投奔朱元璋前,均有习武之经历。如徐达出生农家,自幼习武,且养 成了 “缄默少言,言必有中”的大将风度。22岁投奔朱元璋,即得到朱元璋 的重用,多次担任统帅o常遇春“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年轻时曾跟随刘 聚做强盗,看到刘聚贪财好色、用人不明,就抛弃刘聚而投奔朱元璋,“适 时称名将,必推达、遇春,两人才勇相类,皆太祖所倚重。遇春剽疾敢深 入,而达又长于谋略。”徐达和常遇春不同的是,常遇春强盗本色,往往喜 欢纵兵杀戮,徐达则重视军纪,能以恩义交结壮士,客观上帮朱元璋壮大 了他的武力集团。邓愈为世代将家子,16岁时父兄战死,邓愈就凭其武功 高强,思虑深远,被部下推为统帅,“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o汤 和与朱元璋同乡,“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不仅自己练习 武术,还用军法来训练童年的朋友,故而能在朱元璋起兵后,迅速带一支 训练有素的军队为朱元璋效力。廖永安与其弟廖永忠自幼习武,兄弟二 人在经商途中被水匪所掠,巢湖水匪见其武功出众,拥为首领。廖永安知 单凭水军不能成事,说动俞通海率领水军投奔了朱元璋,在朱元璋渡江 作战攻克采石矶,占领南京、镇江、常州、池州等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鄱阳湖水战陈友谅时,廖氏兄弟与俞通海以“七舟载苇荻,焚敌楼船数 百”。朱元璋称三人为“功超群将,智迈雄师”。
另外,明初有名的将领冯胜、傅友德、郭英、华云龙、朱亮祖、周德兴、 蓝玉均为安徽人,且从军前均有习武经历。朱元璋依靠乡情乡谊,牵连推 荐,形成了江淮武士集团。朱元璋在取得政权前,对江淮武士集团听之、 信之、任之。在取得天下后,朱元璋从自身经历吸取教训,对宗教严加束
缚,害怕有人像他一样以宗教起事,对民间习武采用严法苛责,也是担心 民间习武者像他的安徽众将一样,成为从龙之臣。实在不放心了,竟巧借 名目大诛功臣。
一天太祖又大开杀戒,太子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 元璋不作声。第二天故意把一条棘杖放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面有难 色,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 不是好。我所杀的都是天下的坏人,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当这个家。” 皇太子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怎么样的皇帝, 就有怎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朝他损,并继续追打。朱元 璋在取得政权后,已经将跟随自己起事的文武大臣都看成刺,为了维护 朱家的统治,他以除刺为理由,诛杀功臣。安徽习武之豪杰基本上被他一 网打尽了,帝王之心真不可测。
浏览3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