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剑纵横-长江流域的武林与流派


四十一、三靖康祸连江淮乱|拳剑纵横-长江流域的武林与流派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开封,徽钦二帝被掳至北方。同年9月,高宗 赵构在商丘登基,建立南宋,“收复旧地”成为南宋王朝用来欺骗人民的 政治口号,以大敌当前为借口,从政治和经济上对南方人民进行残酷暴 虐地剥削。



经济上除按田亩征收税收外,全要在原定税额之外加收“正耗”“加 耗”“和汆米”和“斗面米”,本应缴纳一石粮米的,这时就非缴纳五六石不 行了;还加征“大礼钱”“免夫权”“纲夫权”“赡军月桩钱”等,旧日交纳一 千文的,这时非交纳七八千文不可了。加之大批北方流民迁徙南方,因争 夺耕地产生的矛盾更加尖锐。南宋王朝借用抗金名义把民脂民膏榨取净 尽,又不肯认真从事抗金的斗争,以致江南的许多地区都直接或间接地 遭受到金兵马蹂嘛屠杀的惨祸。



还有,在金兵攻破开封后,部分败散宋军逃窜到江、浙、皖、赣、湖、广 等地区,打家劫舍、奸淫掳掠、化兵为匪。南宋政府派兵对他们进行征讨, 又常常造成“官兵盗贼,劫掠一同,城市乡村,搜索殆遍”,以及“大兵所 过,肆为掳掠,甚于盗贼”“兵将所过纵暴而唯事诛求”等类情况。君不君 则臣不臣,当赵构弃父兄南逃畏金兵而鼠窜,已失去中央政府的号召力 和约束力,将叛兵离。加之朝廷无抚恤安置的措施,“集者为兵,散者为 匪”,北宋王朝持以为干城的中央禁军,从开封南逃不过百十里路“就拥 众为匪,纵兵大掠”,以致沿途百姓在随军南撤的过程中先被自家人“梳 洗”一遍,然后越淮渡江,祸遗南方。



南方人民,既无法进行生产,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于是就互相聚



合,占据湖山险要,攻打城邑,捉杀官吏,对南宋政府的统治进行反抗。建 炎四年(公元1130年)春,江西贵溪和弋阳的上二十万的百姓,其中包括 了大量的信奉“吃菜事魔”教的人,就推举了经常以念诵摩尼教经典为业 的王宗石为首,开始了反抗南宋王朝的斗争。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十 二月,在虔州境内外产生了以李敦仁首的一支农民起义军。李敦仁是虔 化县(今江西宁都县)的一名乡贡进士,他和他的弟弟李世雄等人,聚集 了本县六乡的农民几万人,占领了虔化、石城等四县。第二年春又活动到 福建路汀州的宁化、清流两县。在虔州的邻境吉州(今江西吉安县)又产 生了以彭友、李满等号称“十大天王”的群众起义,徒众多至数万,活动于 江西、湖南两路内;而在虔州,则有陈颛、钟超、罗闲十等人领导的几支起 义农民军十余万众,相继而起……安善良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求一 个温饱太平,若不是被苛捐杂税、贪官污吏、游兵散勇逼得无路可走,哪 里会揭竿而起?当时的安抚大使朱胜非在给高宗的奏章中指明百姓因困 苦穷顿受人所诱而走歧路,另外也直接指明这是王安石的保甲法使民众 中“习武之人血气方刚,勇于任事,积小忿而抗朝廷”。看来习武者在民变 中确实起到了骨干作用。



南宋名将岳飞在镇压赣皖农民起义中“战功卓著”,绍兴三年(公元 1133年)岳飞在龙泉县(今江西遂川县)界,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消灭了 吉州的农民义军。接着移师虔州,岳飞原意招安,但虔州义军宁死也不愿 放下武器。利用义军纪律不严明的弱点,岳飞迅速地采用偷袭之计,平定 虔州义军。和别的南宋将领不同的是,岳飞对起义部众并不一概杀害,老 弱放归乡里,健儿弃兵刃者尽收归军中。岳家军中牛皋、徐庆所率领的部 众基本以这两州降兵为主。尤为罕见的是,岳飞对杀死自己弟弟岳翻的 义军首领杨再兴也采取了招降政策。与杨再兴折箭为誓,结为骨肉之亲。 杨再兴从此忠心耿耿跟随岳飞直至战死在小商河,杨再兴就是由武师而 强盗再官军,岳珂称杨再兴是“善改过而立伟业者”。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战乱环境中这话确有道理,能自强者方能自 卫,习武者在自强上先行一步,成为结寨自保中的组织者、训练者,一心 想偃武崇文的北宋开国君主做梦也想不到,朝廷造成的祸乱使已被压制 得毫无生气的武术在南方得到了广泛传播的机会。



四力抗金兵备刀枪



为维护偏安小朝廷的存在,高宗继位后即下诏:“诸路州军巡社并以 忠义巡社为名,隶宣抚司,后募乡民为之。每十人为一甲,有甲长,有队 长;四队为一部,有部长;五部为一社,有社长;五社为一都,有都正。于乡 井便处驻扎。”彻底放开武禁,希望借助乡民之力来维护治安、抵御金兵。 绍兴年间又下诏:“依嘉佑措置,三时务农,一时讲武,诸县逐乡置教场, 自十一月起教,至次年正月罢教。”这些政令适应了乡民抗击金兵,保境 求安的要求。很快在安徽形成了南康五碧乡兵,在江西形成了抚州七碧、 江州六智、兴国二碧、吉州十六碧、袁州四碧。这些乡兵都有数年习武之 经历,用之得当均可抵御金人之入侵,维护地方之安宁。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的采石矶之战,就是安徽乡兵配合宋军击败金军的光辉 战例。



金主完颜亮在平定了金朝的内乱后,有感于柳永所写的:“三秋桂 子,十里荷花”的杭州美景,派画师潜入中原,绘制了西湖图景,并令画师 在南高峰上画上穿红袍骑白马的自己,亲自在画上题诗:“万里车书尽混 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其平定江南之 豪情不下于前秦王苻坚。



完颜亮进入和州后,拆房造船,临江筑坛、杀黑马祭天,准备十一月 初八渡江。宋军不战自溃,统帅王权被罢职,而接替王权负责江防的诸军 统制李显忠尚未到任,江防部队处于一片混乱状态,且集结后的王权余 部1.8万人,只及金军的十分之一,难以抵挡金军的进攻。前来劳军的文 官虞允文见军无主帅,便挺身而出,动员和组织部队抵御金军进攻。虞允 文制定的战略是:以宋军船大、船坚的优势,水军正面抵挡金军渡河;以 乡兵的弓箭手作为伏兵,对金军两翼进行袭杀;以逃散下来的300散兵 作为疑兵,潜伏在金军后侧。在两军激战时疑兵突出,给金兵造成宋军援 兵已至的压力,歼敌4000余人,首战告捷。次日金军再次发起进攻。宋水 军乘胜上下夹击,先以神臂弓射退金骑兵,继而海蜻船横冲直撞,霹雳炮 声震如雷,烟雾迷漫。宋水军再战获胜,焚敌船300艘。十二日,完颜亮在 采石渡江失败后,率军退至扬州。虞允文料定金军将改在瓜洲渡江,占领 京口(今江苏镇江),继续南侵,遂于十一月十六日率军1.6万人到达京



口。宋军其他部队也相继陆续到达,总兵力达20万人。虞允文一面修造 战船,一面加强江防部署,命士兵踏车船在江上往返巡逻以壮声威°金军 见宋军已有准备,防守严密,终末敢渡江。军事上的失败加剧了金朝统治 阶级内部的矛盾。十一月二十七日,完颜亮为部属杀死,金军全军北撤。



《宋史》中有这样的评论,“允文许国之忠,炳如丹青。金庶人亮之南 侵,其锋甚锐,中外倚刘铜为长城,镒以病不克进师。允文儒臣,奋勇督 战,一举而挫之,亮乃自毙。昔赤壁一胜而三国势成,淮测一胜而南北势 定。允文采石之功,宋事转危为安,实系乎此”。虞允文能在势弱力薄的危 急时刻挺身而出,激起溃败士兵的斗志,得到乡兵的拥戴,军民合一,将 士同心,用采石矶之胜,定南北大局,不愧为杰出的统帅。敢用、善用乡 兵,不仅因为他看到了乡兵训练有素,习武有成,也因为他并不像一般的 读书人那样将乡兵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在虞允文眼里,“乡兵有守家护村 之能,若激之以忠义,束之以军纪,则可战可守”。习武之人习的是技、艺, 将技艺用在什么地方则在乎引导。南宋能偏安一隅百余年,民间习武之 人有大功焉!



【第四节【第四节武社遗风传元明武社遗风传元明



【第四节



【第四节



武社遗风传元明



武社遗风传元明



从北宋起,市井就有武术结社之风,南宋尽管为偏安一隅之王朝,其 商品经济之发达远非北宋可比。市民文化在这种气氛中蓬勃发展,周密 在《武林旧事》中所列举的武术结社和武术表演足以让当代人瞠目以视。 元代铁骑驰骋中毁掉了南宋复兴的希望,又采取分人为四等(蒙古人、色 目人、汉人、南人)将南方汉民置于统治底层,强权统治能称雄于一世,不 可能逞威于百代。受压迫最深的南人无一日甘于顺民地位,元顺帝时,南人 抓住元代对宗教控制较松的疏漏,韩三童、刘福通、彭莹玉等人以传播弥勒 教为名,团结反元势力,发动红巾军起义。不少习武之人都借红巾之名,举 起反元大旗。明州有方国珍,苏州有张士诚,湖北有徐寿辉、陈友谅,四川有 明玉珍,赣皖之地则成为红巾军主事重心。凤阳人朱元璋投奔濠州义军首 领郭子兴,积战功脱颖而出。在占领南京后,接受朱昇“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的建议,广纳赣皖豪杰和河西士子,西平陈友谅,东征张士诚,以 东南为基,赣皖为距,派常遇春、徐达北伐,逐元顺帝于大漠O





浏览37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