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2


一、发劲:重沙袋训练|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2





首先放松,然后将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调动起来,将所有的劲力都集 中在你的拳头。欲爆发强大的攻击威力,你必须完全放松,积聚你的力量, 朝向目标,将你的意念力和所有的劲力瞬间释放出来。



一李小龙






对于李小龙来说,在力气和劲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这个区别并不



仅仅体现在语言或词汇上。他对力气的定义是“运用身体基本力量的一种 能力”。李小龙对劲力的定义则是“随着身体的移动或突发性的动作,最大 限度地快速产生并释放爆炸性力量的能力”,他还说,“劲力强调的是加速 度的力量爆发「



换句话说,劲力是力量和速度的密切结合。运用任何一个特定的武术 技巧强劲发力,都必须保证动作力量和速度均达到一个相当大的数值。



李小龙的弟子之一丹,伊鲁山度(Dan Inosanto )回忆,有一次李小龙



问他:“丹,如果我说这个人是一个强壮的武术家,那个人是一位强劲的武 术家,你能够区分其中的差别吗?”伊鲁山度思索片刻说:“我不知道,这 区别在哪里呢?”李小龙的回答是:“一个人可以天生蛮力,但是如果他不 能快速地运用这种力量的话,那么他就无法爆发出劲力J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李小龙的解答是非常精确的。比如在田径赛中, 一些新手的教练就发现有时候很强壮的一个人,往往不能成为一个强劲的 铅球投手,无论在杠铃架上他能卧推多么重的重量。好莱坞电影明星詹姆 斯,柯本,曾经常接受李小龙的私教。作为目击证人,在他看来,李小龙 所说的劲力,或“能在快速运动中发放的力量”是令人恐惧的:



我那时住在宝塔路,李小龙和我经常在那个带西班牙风格的天井里训 练。每次李小龙都会随身携带一个沙包,一个相当重的包……足球运动员 会经常拎那样重的一个包。我们用一个较大的角铁架将其悬挂在天井里, 用来练侧踢。有次,在我踢击沙包的时候,李小龙说:“你太没有爆发力了! 你应该倾尽全力来练习这个技术!”当我用拳击打的时候,他又说,“记住 力量要渗透到指关节上——扑! ——这样就出去了!”接着,他说,“好吧, 现在来看看我的吧J只见他朝那个大概有100至150磅的沙包侧踢过去。 天哪,沙包的中间被他踢了个洞出来!连悬挂那个沙包的链条都被他的踢 力拉扯断了。沙包被踢到了阳台外的草地上。沙包里填塞的破布散落开来, 到处都是!这简直让我大跌眼镜,同时还让我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都



得在那收拾那些四处散落的碎屑了 O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功率(P)的产生依赖的因素,应该包括



力(F),速度(V),功(W),距离(D)和时间(T)。他们之间的科学 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当然,从格斗的角度来说, 更让李小龙感兴趣的是劲力的 实际致用。他认为所有武术家 都应该关注以下三种情况下的 劲力应用:



L攻击时的劲力



2 .防御时的劲力



3 .劲力的结合



- ml J ? ■.?>>.>1 > > >?.??? ?■><> ?■> > \. < ^—>—>1- ml J ? ■.?>>.>1 > > >?.??? ?■><> ?■> > \. < ^—>—>1学会发劲:重沙袋












- ml J ? ■.?>>.>1 > > >?.??? ?■><> ?■> > \. < ^—>—>1



- ml J ? ■.?>>.>1 > > >?.??? ?■><> ?■> > \. < ^—>—>1



李小龙最喜欢的训练器材之一就是重沙袋。沙袋我们随处可见,一般重



量为70磅左右,在很多健身器材店中都可找到,在拳击馆中更是随处可见。



利用重沙袋,李小龙突飞猛进的提升了打击和踢击技术的毁灭性攻



击力。通过负重训练增长身体力量是一回事,在精确的时间,调动身体




各部位整体的发劲则是另外一回事,这需要特殊的训练。无论如何,李小 龙强调,重要的不是知道,而是行动。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如



果没有必要的劲力将其发挥出来也终将一无是处。李小龙有一次告诉《 带》杂志的读者们:“在你家的地下室挂个重沙袋吧,让你的手和脚能够 发挥和运用J






尽管后期李小龙曾告诫他的弟子们切忌过度使用重沙袋,但他仍然将



其视为发劲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那些刚刚开始进行重沙袋训练的 人,李小龙会这样建议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每次每种拳法练习3组, 每组50次,之后再进行拳法组合训练。接下来进行单一的踢击练习,然后 再进行踢击的组合训练。最后,进行拳法和腿法的组合训练J李小龙还会 建议练习者带上拳击手套,或在手、腕缠上护手绷带,以防止受伤。



译注:美国李小龙教育基金会会刊《知识并非全部》曾对李小龙亲传



弟子李恺师傅进行过一次采访。在说到他和李小龙1972年初最后一次的电 话交谈话题时,李恺师傅曾谈到有关重沙袋训练的问题,他说:“每次跟小 龙交谈的时候,他总会冒出很多新奇的想法。他总是在思考改进训练方法。 在最后的那一次跟他的通话中,小龙谈到了要放弃过度强调重沙袋训练的



真正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另外,真正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另外,通过研究一些李小龙重沙袋通过研究一些李小龙重沙袋做法。那之前我们做了不少 重沙袋训练。他希望我们要 少放些精力在重沙袋的训练 上,而应着重进行速度训练o ”
训练大纲的笔记摘要,或者观看李小龙1968年在洛杉矶贝莱尔家中后院 训练的相关录像资料,也可以对你的训练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真正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另外,



真正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另外,



通过研究一些李小龙重沙袋



通过研究一些李小龙重沙袋



重沙袋拳法练习(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



L交叉拳



2 .勾拳



3 .抬手过肩交叉拳



4 .组合



前手拳(组合)重沙袋练习



1.1-2连击 2.1-2连击接勾拳



3 .右拳击身体一右拳击下巴一左拳击下巴



4 .前手直冲一勾拳一交叉拳



5 .高位直冲/低位直冲



踢法重沙袋练习(星期二,星期四,踢法重沙袋练习(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星期六)



踢法重沙袋练习(星期二,星期四,



踢法重沙袋练习(星期二,星期四,



星期六)



星期六)



1 .侧踢一右和左



2 .勾踢一右和左



3 .旋踢一右和左



4 .后脚前踹一右和左



5 .脚跟踢一右和左



李小龙拳法的重沙袋日常练习之一(后院练习



重点:右前手长直冲拳,左手交叉拳,左勾拳和右勾拳



L右前手长直冲拳(高位)



2 .右勾拳(中位)



3 .左交叉拳(高位)



4 .右勾拳(高位)



5 .右刺拳(低位一当沙袋荡回之时)



6 .右刺拳佯攻(中位)



7 .左勾拳(高位)



8 .右勾拳(中位一当沙袋荡回之时)



9 .左交叉拳(高位)



10 .右前手直冲(高位) 1L左勾拳(高位)



12 .右勾拳(高位)



13 .左勾拳(高位)



14 .右勾拳(中位)



15 .左勾拳(中位)



16 .右勾拳(高位)



17 .左交叉拳(高位)



18 .右勾拳(高位)



19 .左刺拳(高位)



20 .右勾拳(高位)



21 .左交叉拳(中位)



22 .右勾拳(中位)



23 .左交叉拳(高位)



24 .右勾拳(高位)



25 .李小龙迅速后撤,运用步法闪开荡回的重沙袋,并在它荡回到较



高点时,用他的右肘低位封阻重沙袋的弹动,然后随势一个右刺拳的佯攻, 并结合步法打出一记左交叉拳。(作为方式的一种,当他的左手接触到重沙 袋的时候,李小龙右腿向前的推动力来自臀部从右往左的扭转;他的左腿 几乎是挺直的。)



26 .右勾拳(高位),



27 .左勾拳(高位)'



28 .右勾拳(高位)



29 .封阻重沙袋的弹动,恢复警戒式,接着爆发性的打出一记前手直冲



30 .当重沙袋朝他荡过来的时候,李小龙运用步法转移到安全距离, 迅速恢复警戒式,同时篮察重沙袋荡出荡回的节奏,然后爆发性的打出一







记右前手直冲(高位)o



31 .左交叉拳(高位)



32 .右前手直冲(高位)



如前所述,李小龙用重沙袋 来完善和检验不同的武术技巧,






*■



以及测试最可能导致发劲增长的 杠杆作用力点和运动生理学原理。 据李小龙的前商业伙伴、嘉禾公 司邹文怀说,李小龙“精通武艺, 他真正发现了如何打击以及如何



1' k .



正确一击更加强劲”。



李小龙认为重沙袋不仅可以用于发展攻击劲力,同时,也可以提升一



个人的时机判断能力。运用重沙袋进行练习,能够教你在合适的时机做出 精准的动作,同时能够教你在恰当的距离发出最强劲的踢击或打击。





浏览1,10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