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格斗仅仅只是一击? 一踢?除非你能不假思索地连续地组合运 用你的拳脚技巧,除非你能学习时刻保持移动和拥有足够耐力,不然,你 最好雇佣一个保镖,或者远离冲突。
一李小龙
在1971年夏季的美国,李小龙的以上名言几乎人尽皆知。在当时黄
金时间播放的电视剧集《盲人追凶》(Longstreet)中,李小龙说了上面这 段话。在这部由詹姆斯?弗朗西斯主演的盲人私人侦探的电视剧集里,李 小龙饰演一位向主角传授截拳道的李姓教练的角色,一如五年前跳青蜂侠》 一样,担当配角的李小龙比剧中的其他演员获得了更多影迷的青睐。
我提到这一切并不是在怀旧,而是在阐述李小龙所强调的耐力训练的 重要性,而这一切在当今社会尤为流行,我们称之为有氧运动(Aerobic Exercise )o尽管《盲人追凶》这部电视剧集由斯特林?斯立芬特编剧,但
李小龙在他的初稿空白处为其所做的诸多注释,均为最后的定稿做出了很 大的改动和贡献,这其中就包括上面引文中所强调的,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灵活性的重要所在一也就是,耐力。
我记得,李小龙和琳达的儿子李国豪有一次和我说,在他看来,有氧
训练或者心血管训练是“现实生活的动力”,因为心血管功能性训练比举重 练习(或者力量训练)所获得的健身功效,在日常生活中要表现得更为频繁。
正如李国豪所说:“在三分钟一局的泰拳比赛中,无论你的肌肉多强壮,我 都觉得无关紧要。如果你没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心血管循环系统,大概45秒 之后,你就可能濒临虚脱,而我仍然若无其事
确实是这样!那一次与李国豪的交谈,让我想起自己曾有过的一次三
分钟一轮的手靶打击练习的经历,完成之后,我的五脏六腑都差点被呕吐 出来。原因呢?就是我的耐力太差。
遗憾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强调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在如今的武术教练
中,仍然很少有人将有氧训练作为他们训练课程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偶有例外,但总体来说,耐力训练,如跑步等,在他们的训练课程中仍 属次要内容,大多数教练还只是一味的强调形式、招式和技术的练习。这 事实上是错误的。因为如果缺乏必要的耐力持续支持,再好的技术也将无 力施展。李小龙钟爱通过跑步来进行耐力的锻炼,这不是什么秘密。无论 天晴或下雨,李小龙都会尽量坚持每天跑步来保持和提升自己的格斗优势O
(他的良好体形和健康的状态,其实也是有氧练习的结果。)事实上,李小
龙认为每一位武术家天生的格斗武器或工具都是共同的龙认为每一位武术家天生的格斗武器或工具都是共同的即双手双脚。即双手双脚。
龙认为每一位武术家天生的格斗武器或工具都是共同的
龙认为每一位武术家天生的格斗武器或工具都是共同的
即双手双脚。
即双手双脚。
如果能让“工具”与“工具”之间变得和谐,就会为你的武器发挥最大效 用提供可能和机会。正如李小龙所说:
除非有三手四脚的另类人群,或者在地球上还存在与我们的机体构造
完全不同的另一群生物,否则,我们的格斗表现方式都是相同的。道理很 简单,因为我们都只有双手双脚。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它们发挥最大 效用?以动作路线来打比方(四肢的攻击路线),可以是直线、弧线,可以 向上、向下,也可以绕着打。在一定条件下,走某个路线出击可能较慢, 但如果条件转变,它又可能很快。再如踢腿,你可以向上踢,也可以直踢 同样的道理,不是吗?说到我们的身体,你应该多问问自己:“我要如何才 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和谐呢?”这意味着你应该像一位运动员一样,将跑 步等其他基础体能训练都要结合起来进行。
确实如此!李小龙曾经是武术家中的佼佼者,时至今日,他在武术界
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他曾练就的优异体形和体能,以及他所遗存的深刻 的武学见解,始终是这个领域的里程碑。
李小龙认为所有的耐力训练(李小龙做的比较多的有跑步、骑脚踏车、
伸展运动、沙袋踢打)应该用一个渐进的方式来进行。就像肌肉力量通过 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就会希望不断增加杠铃的重量来提升训练效果, 同样的道理,当你的心血管功能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的耐力训练水 平也会相应地提升。
欲达目的,我们有两种方法可循:一是跑步,但你需要每天渐增跑步
的距离,直到自我满意的程度。另一个要关注的是渐进式的训练法。刚开 始慢一点,然后随着你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加速。所有这些训练, 都将加快呼吸和心跳的频率,同时(在密集训练的过程中)你还会有感觉 无法忍受的时候,但不用害怕,此时的你正在冲击自身体能最大的极限。
只要你没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只需要短暂的休息便可迅速恢复。只有通过 这种强制性的高强度训练,你的体能才能不断得到加强。
在身体的适应性训练上,李小龙最强调渐进式的训练方法,尤其是在
进行适应性的有氧训练时。比如,一旦李小龙掌握上述渐增跑步速度和距 离的训练法之后,他甚至还会在跑步训练中负重,进行要求较高的渐进式 训练。正如李小龙所说:
上述都只是普通的训练法而已。如果你想达到更高的训练水平,就必
须进行特别的体能训练。比如说,背部负重庞山。在这种情形下,练习者 必须绑上一条特制的皮带(如同在踝关节/腕关节和腰部加重量),并可以 灵活调整负重。刚开始你可以负重8或10磅,然后设置路程,像往常一样
训练,但注意,一定要完成每天的训练任务。当你感觉越来越轻松和容易,
就每次逐渐增加1或者2磅负重,直至增加到20磅,然后你的训练计划才
算完成。这样的训练,能够增强你的体能、负重力和耐力。
在竞走和举重练习开始风靡之前,这是比较通行的方法,就像有氧练
习一样,只是在四肢或腰部附加一定重量并不断渐增重量,从而改善他们
的身体健康状况。
训练贴士
你应该知道,最好的结果
并不仅仅表现在体能上,而是像 李小龙对斯特灵?斯立芬特所说, 表现在你的日常工作和道德品质
上——只有不断挑战,不断超越,
通过每一次艰苦训练来增强耐力的
人才能获得。同时祢还应该知道,
你必须行动起来。换句话说,你不
应该仅仅只是起床、上街、跑步,
然后休息,从来不尝试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仿佛一受刺激就会进急诊室一样。
李小龙深知要锻炼耐力,就必须采取有足够密度和强度的活动,超越
自己的局限,让各项身体功能逐渐达到它们的最大极限。如此练习,会使
得呼吸频率不断加快,但请不要就此停止,要一直坚持到你上气不接下气,
感到无法呼吸时为止。所有让你呼吸急促同时心跳加快的运动,如果你能
坚持一段时间的话,都可以提升你的耐力。
浏览8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