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健身法


一、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李小龙健身法





李小龙坚信:武术家除了关注技术和动作之外,更应该注意训练方法。 这是建立在纯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例如,他曾关注一项在游泳运动员训 练中引入附加训练方法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美国游泳教练(尤 其是耶鲁大学的教练们)发现游泳所需的肌肉并不能在实际游泳练习中得 到充分的增强,是因为肌肉不能充分抵抗水流所施加的阻力。为了弥补其 不足,他们引进了负重训练。这些明智的教练毫不理睬那些“运动员进行 负重训练会导致肌肉僵硬”的反对理由,并很快发现负重训练根本不会对 游泳运动员产生负面作用,反而大幅提高了运动员上肢与肩背的力量,能 够让他们在训练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李小龙马上意识到,他在“陆地”上






通过踢腿和挥拳来练习武术,是在没有阻力的空气中进行的,这就类似游 泳运动员在水中练习一样。李小龙在笔记中写道:这样的练习就像做体操, 虽然有益,但作用有限,因为它无法让肌肉通过克服逐渐加强的阻力而变 得更加强壮。李小龙的结论与耶鲁大学的游泳教练们是一致的:应该在他 的日常练习中加入力量训练。



抗阻力训练的优势



李小龙认为,手握杠铃或哑铃做自然的负重身体运动,可以强化四肢 的每一个部位和动作,而杠铃训练大多动作简单,几乎不需要什么特别的 技巧或知识。在实践中,李小龙进一步发现,杠铃或哑铃训练可以完美地 适用于一切肌肉群,并使之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抗阻力训练可以根据 每个人的自身适应能力,通过增加重量、组数和次数来实现标准化,并不 断循序渐进。另外一个吸引人的优点是,在最开始的基础阶段,李小龙的 力量训练仅需要15 ~ 30分钟即可完成,一周只需练习3次(在静力训练 计划中,一天只需96秒)。尽管时间很短,但这些练习使李小龙的速度、 力量、肌肉和整体体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远远超出他在相同时间内采取其 他任何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而且,李小龙发现力量训练可以持续终生,并 让自己不断受益。



速度——力量训练中被忽视的因素



力量能通过反复训练来增强,李小龙认为速度也同样能通过量化训练 来提高。他指出,在一切正规武术训练中,提高速度(出招速度与收招速 度)的专项练习应该作为训练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李小龙发现,为了 提高速度,有时候可以不增加训练重量和重复次数,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 在如何缩短动作时间上,因此会仔细地安排训练时间,尽可能快速地完成
每一个动作。同样也会安排好每组力量训练之间的恢复时间,在以提高耐 力为目标的专门训练中,每组动作之间的恢复时间会更短一些。



在速度性力量训练中,你会发现自己无法达到平常训练中所能达到的 负重极限,但你必须使用足够大的重量,以使自己在最后一组的几次重复 动作中竭尽全力。你应该像李小龙一样,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在达到这 个目标以前,不要改变重量或次数。



展现你自己的特质潜能






必须指出,在衡量力 量训练的效果和益处时, 只有和自己进行比较才有 实际意义。由于每个人的 遗传特质(如骨骼长度、 肌束密度、神经肌肉效能 等)存在差异,所以一个 人的训练效果可能是另外



一个人无法达到的。在特定的训练时间段,经过一定组数、次数的训练 只要你有进步,就会发现自己的肌肉逐渐变得更加强壮。



一定要正确认识各项生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这非常重要,且有助于充



分提高力量训练的效率。比方说,一些身体强壮的高尔夫球运动员会感到



奇怪:为什么有时候力量较弱的运动员却能将球击得更远?这的确很难解 释,因为节奏与协调性也是运动中的变量因素。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力 量虽然重要,但实际上与其他生理和心理因素相比,价值相对较少。注意 我说的是“相对较少”。有些人认为在这类运动中力量毫无价值,这是不准 确的。如果力量较弱的运动员在保持其技巧水平的同时,增加力量、速度、 肌肉耐力,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更好,因为其体能效率提高了。正如老话所



说:“强者愈强J简言之,即使肌肉与力量增强了,如果没有合理运用, 其作用必然也是有限的。李小龙认为没有技巧的力量是不完整的,技巧是 体能发展的本质要素。





浏览52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