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太极拳辞典


二十四、四正四隅|精选太极拳辞典





太极拳方位名 词。依八卦、五行布局来划规拳法 路线。四正为前后左右四面,四隅 为斜进与斜退四方。与阴阳卦象相 匹配,构成独特的太极拳人体空间 体位坐标系。见图。






四正四隅



【四正手】太极拳术语。又称 “四方手”,即枷、捋、挤、按四种推手 使用方法。



【四字秘诀】太极拳的四种功 夫。分别为:敷、盖、对、吞。太极拳 家武禹襄作有《四字秘诀》一文,详 加解说。强调以内功为基础的技击 制胜法要。敷,防守与进攻相结合 的内外和一功夫;盖,瓦解对方攻 势,破坏其劲源;对,截断其劲力传 导路径,使其不能形成完整的力学 结构;吞,使其落空,有茫然如泥牛 人海之感。参见“《四字密诀》”一 条。



“四字密诀》】太极拳论名 篇。传为武禹襄作,但亦有不同看 法。此篇所论为太极拳技击之高境 界,以无形胜有形。文辞虽少,然其 理深邃,当为习拳者精心体悟。原 文为: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 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 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 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 到极精境地者,不能知;全是以气 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 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松】太极拳基本原则。是一 切技术行为的出发点。其含义有以 下几个方面:1.精神状态的松弛,心 静如水,平和自然,无杂念纷扰; 2 .呼吸的轻松流畅,如微风拂柳,柔 和顺随;3.形体的舒展放松,肌肉、 关节,表里处处松开,不使有紧张累 积4内脏的放松,各得其位,各应 其职,水火相济;5.动作的松柔,行 拳走架舒畅圆润,沉稳和谐。以上 各方面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做到 “松”必须达到以下几个指标:1.肌 肉不可有僵硬处;2.内脏不能有压 迫感;3.思维上不能有滞着点;4.动 作上不能有涩硬感。



【松肩】太极拳练习要领。双 肩下松,心气平稳,肩关节圆活自 然。有时作“沉肩二参见“沉肩坠 肘”条目。



【“松柔则长,僵劲则滞”]太 极拳拳谚。松柔为太极拳之“正 品”。达到了松柔的程度,肢体的伸 缩就可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功夫 也随之逐步增长。若僵劲去不掉, 则灵活度就不够,气滞、力滞、形滞, 只能流于下乘功夫。



【松腰】太极拳练习要领。在 太极拳行功中,“腰为主宰”,腰紧则 上下皆断。故强调“松腰”,虚实变 化均由此产生。拳诀中曰:“命意源 头在腰际。”松腰是一种贯穿性的舒 畅,起到承转的作用,既松又能承受 所有劲力的疏导。



【宋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 据传此种太极拳始于武当名家宋远 桥。其后世传人有宋书铭等。此拳 主要记录见于《宋氏家传太极功源 流支派论》中,另有宋氏拳论若干篇 传世,主要为《八字歌》《心会论》《周 身大用论》《十六关要论》《功用歌》 《太极歌》《授秘歌》《用功一志》《四 性归原歌》《无极歌》等,这些拳论也 在其他各种太极拳著作中通用流 行。



【宋书铭】清末人。据称为宋 远桥之后裔。曾为袁世凯幕客c精 易理,善太极拳。所习拳法为三十 式,称为“宋氏”太极。藏有托名宋 远桥所作的太极拳谱,人称“宋谱”, 后公诸于世。与吴图南等拳家多有 交往。



【宋远桥】明朝人。相传为太 极拳传人,后世流传有“宋氏太极 拳”。亦精武当武功,又传其为张三 丰弟子,乃“武当七子”之一,但史料 不足。所练太极拳据言有四十二 式。



【宋仲殊】宋朝人。据有人考 证为太极拳传研者。安州人氏。其 师为胡镜子。所授拳法名“后天 法”,被认为是早期太极拳种类之 一。弟子有殷利享等。



【苏自芳1(1950?)女。著 名武术运动员、全国太极拳比赛冠 军。云南楚雄人。1964年进入云南 武术队,多次获全国武术比赛的拳 术、剑术冠军,太极拳和八卦掌为其 更为突出者。 1990年获第十一届 亚运会女子太极拳冠军。长期兼任 云南武术队教练员、运动员。1983 年获国家体委“体育运动荣誉奖 章”。为“武英级”运动员。





浏览3,08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