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太极拳辞典


四十三、李玉琳|精选太极拳辞典





(1885?1965)武术 家。字润如,河北任丘人。先后从 师于郝恩光、孙禄堂等名家,学习少 林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武 功。曾任天津中华武术会教员、上 海中华体育会武术教员及尚德国术 会会长,后被聘为山东国术馆教务 主任。19%年后在东北开办“太极 拳研究社”,活动于哈尔滨、长春、沈 阳等地,广泛传授孙式、杨式太极 拳。是东北太极拳活动的代表性人 物之一。



【力】太极拳名词。力在太极 拳中为“拳病”,又称“拙力”。太极 拳讲究“用意不用力”,经过特殊训 练由意念支配下的形体运作称为 “劲,



【“力发于根,主宰于腰,形于手 指”】太极拳名言。任何一个力学 过程,从力的产生到传递都有一定 的章法可循。发力是否科学决定了 其先天素质的高低,传递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其作用效果。太极拳将它 的力学过程的第一阶段,即自身运 作阶段(第二阶段即作用于外部事 物上)分成了三个小步骤,即发、主 宰、形(达)。如此才能构成力的整 体性。有的拳论更详细指出,力发 于足,主宰于腰,行于脊,由脊而膊, 形于手指。尽管如此,这是分解划 分法,在实际练习中,不管中间过程 多细,总须一气贯穿完成。



【立云掌】太极拳掌法,为云 掌的一种。两掌在体前上下交替呈 立圆运转。



【立掌】太极拳手型。手指尖 向上,掌心向各方向的掌型都称为 立掌。如图(掌心螂向前)。






立掌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太 极拳名言。语出王宗岳《太极拳 论》。“稳”与“活”是一对辩证的矛 盾因素,在拳术中妥善地处理好它 们的关系即是“阴阳和谐二太极拳 讲究立身中正,支撑八面,这样才可 使内气流畅循环,往复不端,所谓 “活似车轮”。



*



【连】太极推手内劲法。即劲 力的连绵不断。身体内外要完整一 气,肢体运动路线变化时,劲力要圆 活,不可中断。



【连环步】太极拳步法。双脚 交错运动,前后左右弧形相扣,故 名。如搬拦捶中的步法Q



【连珠炮】陈式太极拳式之 一C为陈式二路太极拳中的动作。 双手在胸前劲力相合,左足实,右足 虚,全身蓄势。右掌心向前,左掌心 向下,双逆缠发劲,同时右足向前迈 进半步,左足随之跟进。如图。



反复数次,连环进击。






连珠炮



【练功五忌】学拳要则。著名 太极拳家李雅轩在拳论中提出练习 太极拳的5个不良现象,告诫学拳 者应予避免。五忌为:1.择师不慎, 误入杂门外道2对老师信仰不坚, 不本老师所教之道理用功;3.有不 良嗜好,耗费人身三宝;4.平素曾练 外家硬功太过,将神经练死;5.人道 未深,离师太早。



【练精化气】太极拳内功练习 术语。是内功修持的阶段之一.看 重于练丹田之内功。



【练气化神】太极拳内功练习 术语。是内功修持的阶段之一。着 重于内气的全身运转练习.



【练神还虚】太极拳内功练习 术语。是内功修持的阶段之一。着 重于神意的练习。



【《练拳十要》)杨澄甫著。提 出练习杨式太极拳的十大基本要 领。即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 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 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 求静。为习练之准绳。



「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 认真求”】太极拳拳谚。中国哲学 中的“无极生太极”在太极拳中有了 明确具体的意义,无极是一种原始 的状态。太极拳道法自然,它最终 是要回归圆融的本原态,由无极生 而归于无极,起点合于终点,构成一 个圆,而其中间过程即是阴阳开合, 练拳伊始须培养对于整体松畅和谐 的生命本原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 贯彻于习拳始终。具体方法有无极 桩、单式操练及各种内功练习等.



【敛步)太极拳基本步法。前 脚回收至后脚前,待机而动的步法。



【敛臀】太极拳身法要领。其 作用在于使腹部充实,裆部松圆,并 有利于身体保持中正,还可使胯部 放松。练习时臀部微微内收。



【两仪1中国哲学与太极 拳的基本理论概念。是由“太 极”生成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 阳c《周易?系辞上》曰:“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二即太极分化 而成两仪。如图。






【撩)太极剑法之一。剑身 立,由下向前、向上运剑谓之“撩二





浏览81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