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 会审定。为太极拳推手规则的标准 本。全书分五章,一、通则;二、裁判 人员及其职责;二、裁判方法及评分 标准;四、裁判员的口令和手势图 解。另附有“武术太极推手比赛仲 裁委员会条例”。
【武禹襄】(1812?1880)著名 太极拳家,“武式太极拳”创始人。 名河清,“禹襄”为其字。河北永年 人。因其喜爱武术,便师从杨露蝉 学习太极拳功夫。后至河南向陈清 萍学得陈式新架,又人吴全佑门下 再学拳艺。武禹襄在学习过程中十 分注重理论的探究,深研拳学要义, 在其技术体系逐步成熟完备的同 时,理论水平也不断提高。这种文 武双修,理法并重的治学方法使其 在太极拳研究上成效卓著,浑然为 一代大家。他借鉴陈、杨等太极拳 架结构,又注入独特的理解,创编而 成法度谨严,虚实分明,又舒缓灵活 的“武式太极拳二传世著作有《十 三势行功心解》《太极拳解》《身法十 要》《打手要言》《四字密诀》等,皆为 研习太极拳理的必读之作。
【武禹襄十三刀势架】传统太 极拳器械套路。武禹襄习练并传 授,全套共13势。
【武禹襄十三杆势架】传统太 极拳器械套路。武禹襄习练并传 授。故名。
【武禹襄十三势架】传统太极 拳套路。为武禹襄所习练,并传之 于李亦畲。李著文留传于后,全套 共13势。
【《武禹襄太极拳论》】著名太 极拳论。武禹襄作。为区别于王宗 岳之“太极拳论”,一般收录者在该 文前均加作者名。又名“十三势说 略”,只是各种版本中文字略有出 人,主要论说行拳时的身心状态, 对于太极拳运动的阐释尤为精彩。 原文如下: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 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 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 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 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 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 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 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 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 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 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 节节贯穿,无令丝毫间断耳。
【夏式太极拳】杨露禅之婿夏 国勋所练太极拳,其传人称之为“夏 式太极拳”。主要传人有孙保林等。
【下势】太极拳式之一。有的 流派中名之曰:“雀地龙”。因身体 大幅度降低重心,故名 下势一方 面避敌之攻击,另一方面为攻击敌 之下盘,还能有效地提高对身体重 心的控制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基 本要领为:身体迅速下降,一腿屈, 一腿伸。前手以拳或掌由下向上穿 出。如图。
基础,与内部构成、母体等因素有 关c《性命圭旨全书》中言:“何谓先 天,寂然不动,窈窈冥冥,太极未判 之时是也。”太极拳在锻炼中要注重 “固本”,即巩固先天的根基。固本 是通过练先天气来实现的b参见 “先天气”。
【先天八卦】八卦关系结构之 一。通常以“先天八卦图”来表示。 传说先天八卦图为伏羲所创,故有 人也将其称为“伏羲八卦图”。其基 本结构如图。
杨式“下势”
【先天】太极拳理论术语。中 国古典生命科学理论认为,人的生 命构成分为“先天”和“后天”两部 分,先天为“本二为人体本身固有的
先天八卦图
其构成根据是《周易?说卦》中 的论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 相薄,水火不相射。”其中的循环包 含顺逆两个过程,由乾至震,卦数分 别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为逆时 针方向;由巽至坤,卦数分别为巽 五、坎六、艮七、坤八,为顺时针方 向;这种互错互补的结构,体现阴 阳消长,互为相成的关系;
【先天气】太极拳理论术语, 通过对先天气的锻炼,来改善先天 素质。《武术汇宗》言:“何以谓之先 天气,元气是也,此气从无极判来, 伏于肾阴中,杳杳冥冥,静而不动, 长生之灵药,超劫之至宝,而为后天 呼吸之根蒂也J
【“先动为师,后动为弟。能教 一思进,莫教一思退太极拳名 言;武术技击说到根本是一门争先 的艺术。争先有直接与间接的形式 区别c根据不同的对手及态势选择 适当的方法就是一种功夫。行拳、 临敌时,处处要存一份进取之心。 能进时坚决进,在技术性的“退”时, 要把握转“进”的时机。
浏览1,4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