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太极剑


二、(六) 太极拳、剑与经络系统|健身太极剑





在太极拳、剑的练习过程中,有时可以体会到气血在经络 路线上行起的感觉,如腹鸣,指尖酸麻、发胀、针剌感等,这正 是人体内行气的现象,也是经络通畅的表现。那么,为什么通 过太极拳练习可以产生这些现象呢?首先,太极拳、剑的“主宰 于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这些技术要求,是锻炼任脉、督 脉、带脉和冲脉的重要方法。腰部松沉直竖地微微旋转带动上 下肢的动作,既锻炼了任督两脉,又使带脉(腰部周围一圈)膨 胀,肾部充实,日久能使带脉一周肌肉丰满,腹部冲脉有气势 旺盛之感。其次,太极拳、剑的“尾闾中正"练法,要求“长强穴 松沉直竖(“长强”穴是督脉的络穴,别走任脉)。在整套拳路的 不断运转中,压挤“长强”穴,能够起到通调任督两脉和提摄肛 门的作用。第三,太极拳的“缠绕运动,劲贯四梢”要求动作螺 旋式走弧形,成为圆形运动,使肌肉纤维、韧带和关节在均匀、 连贯的反复旋转中得到充分的运动,进而调整了呼吸,畅通了 气血,使流转贯注于四肢,达到了固本枝荣的目的。太极拳健 身与治病的原理,可以说是通过外动与内动,使丹田之气受鼓 荡,而推动奇经中的任、督、冲、带四脉,进而调节人体十二正 经的气血,使人体内部增蓄精气,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最终达 到“阴平阳秘,糖神乃治”,“祛病健身,抗老益寿”的功效。



上述分析表明,太极拳、剑运动确实是一项具有多方面治 疗作用的保健运动。它将吐纳、导引和拳法融为一体,其特有 的轻柔连绵的运动过程,活泼了人的四肢百骸和五脏六平 衡了阴阳,达到了祖国医学上认为的“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膜 理以密”,“积精全神”等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浏览3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