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杨式太极拳


一、圆裆松胯,尾闾中正|简化杨式太极拳





(1) 圆裆松胯



裆即会阴部位,头顶有百会穴的“虚领顶劲”要与会阴穴上 下相呼应,这是保持身法端正“上下一条线”的锻炼方法。裆要 圆,就必须注意两胯撑开,两膝微向里扣,两腿内侧有夹住一圆 球之意c另外,会阴处虚上提,裆自会实,加上腰的松沉,臀的 收敛,自然产生裆劲。



松胯可使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隙缝扩大,运动幅度 加大,腿部的弧形运动更加灵活,使内劲上升到腰脊。



(2) 尾闾中正



尾骨骨节要始终对准胸腹部正中线,意似托起丹田,腹部正 中线欲向何处,尾骨骨节即直对何处,对动向起到掌握方向的作 用,使动作在任何角度上都保持身正,可以说尾骨骨节是动作姿 势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准星,其对下盘动作的稳固也起着重要 的作用。



3. 沉肩坠肘,舒指坐腕



(1) 沉肩坠肘



练太极拳时,不论以身领手或以手领身,都是顺势转圈的, 因此要求手臂在伸缩转圈时要松活圆活。手臂能否松柔圆活,关 键在于肩关节能不能松开。通过练习达到自然松活的要求后,还 需进一步锻炼肩的“沉劲”;同时,肘关节也需微屈并具有下垂 劲,两者合一,即为“沉肩坠肘”。它有助于“含胸拔背”的自 然形成,如果耸肩抬肘,就会破坏“含胸拔背”的姿势,不利于 “气沉丹田”。“沉肩坠肘”时要注意腋下留有一拳距离,手臂有 回旋的余地。另外,久练之后,两肩除沉之外,还要有微向前合 抱的意思,两肘要有微向里的裹劲,使劲力贯串到上肢手臂,从 而加大手臂在伸缩、升降、缠绕中的力量。



(2) 舒指坐腕



舒指坐腕,实际上是将周身劲力通过其根在脚,发于腿,主 宰于腰,形于手指,而完整体现出来,做到完整一气、周身一 家。练拳时五指要自然伸直,不可用力并紧或用力张开。拇指与 食指不能并在一起,须分开撑圆,即虎口要圆。在手臂的伸缩、 升降、缠绕过程中,腕部应柔活有韧性地运转。腕部的沉着下 塌,可使手臂徐徐贯注内劲。






浏览6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