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在发先,拿准确发劲才能击中。所谓拿劲,即是敌劲中断 而发。须动作灵敏,否则易被人觉而被化。重在拿敌之腕、肘、 肩等活节,自身须保持重心平稳。与敌贴近才能使用拿劲,故有 拿人不过膝之称。双手拿人称之“衡物”,重则引捶外移,轻则 内移,务要高低轻重相等。拿劲枢纽在于腰和周身相随,艺高着 拿一索即得。
7 .发劲
发劲为太极拳攻敌之内劲。其种类甚多,如长劲、截劲、寸 劲、分劲、冷劲、断劲、抖跳劲等,是技击胜敌、非恃守化敌之 劲,难解手手化净。若不能发,则终必被敌所乘。此言掌握发劲 之极为重要。功之深者,出手使敌立仆,以免劳神费力。发劲需 制敌之根,拿人发人先制其根。全身腿为根节,身为中节,头为 梢节;上部肩为根节,膊为中节,手为梢节;下部胯为根节,腿 为中节,足为梢节。各节明确是取胜的关键。发势必须审明机 势、方向和时间,三者缺一不可。机势即我顺人背,令对方偏离 而倾;方向即无论上下左右正隅,均须向敌背向发劲;时间即对 方旧劲已完、新劲未生之际最为恰当。三者俱全,发人如弹丸, 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直达指端。此时发者自觉并未用劲,受 者愈觉其僵。反之,我愈觉用劲,受者反不觉其力重。其原因即 同一发劲前者畅达,后者停滞。因此发劲时必须敛气凝神,周身 相随,劲发丹田,气贴脊背而贯于肢体,目注对方,勿存疑虑之 心。如此发劲方得太极拳发劲之妙谛。
8 .借劲
借劲为上乘之发劲。其特点乃不烦引手拿,只含少许化劲, 随到随发,不假思索,乘人之势,借人之力,疾如闪电,快如流 星,敌来亦去。敌力愈大其受挫愈重,索四两拨千斤之原理于借 劲中体现最深。功深者任敌何部位之力均可借,我任何部位之劲 均可发。借劲发人必须周身相随,劲发丹田。借劲之时机尤为重 要,是在敌劲将发出而未全出,或将到而未全到的刹那间,过早 敌劲未出,过迟敌劲已着,借又何益。
9 .开劲
化为开。开展之劲以诱敌深入。开于适当时机即发劲,否则 劲已断,失去其用。运用心退为攻的战略,重在周身相随,否则 非太极之技击法。
10 .合劲
合劲与开劲相反,敌来则开,敌去则合。开为阳,合为阴, 一阴一阳为道之哲理与拳理的妙用。开劲方而合劲圆,有紧凑之 意,须周身相随,发敌之焦点,可收到无坚不摧之效。气合则 凝,劲合则刚,合劲之用在此。
11 .提劲
是提上拔高之劲。即用沾粘劲拔敌之根,使敌失去重心。提 的方法全在腰腿,桩步须稳,丹田气根,上步进身用丹田劲向上 沾提。方向、身法和步法处处与对方凑合,方能见效。提之得势 加以后引,引进落空即出,其意即此。
第卜章
12 .沉劲
沉劲为极猛之发劲。沉与重不同,其劲是松非松,是紧非 紧。初学者对沉、重、轻、浮最需辨清。双重为病,因其填实而 致气闭力呆。双沉不为病,因其活泼能变。双浮为病,因其飘 渺。双轻不为病,因其自然轻灵。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则 为病。因前者有着落,劲不出方圆,后者因其偏而失去着落,劲 亦失去方圆;半沉半浮失于不及,偏沉偏浮又失于太过,半重偏 重在滞而不在进;半轻偏轻在灵而不在圆,半沉偏沉病在虚而不 在实;半浮偏浮病在空而不在圆。双轻不进于浮是为轻灵,双沉 不进于重是为离虚,此二者为最好,果能深体会此意,则沉劲之 妙始得。
浏览3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