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全凭心意下功夫”,这是内家拳的特点,也是区别于 其它运动,别具特色自成体系的特点之一。太极拳的“意”是通过 大脑思维、支配、调节、控制和把握肢体活动变化的意识活动。太 极拳“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心为令,气为旗”,“用意不用力”, “意领神随”,无时不用意,总是以意贯穿于练拳的始末。例如,吴 式太极拳预备势从意想“头顶贴天,脚踩黄泉”的调形调心,以生 动、形象的意想,开始了以一念代万念的太极思维,练习者很快进 入了恬淡虚无的无极状态。意的支配从手、眼、身、步法,小到眼 神注视的远近、位置、转动角度,细微到一个个手指的贴地、贴 天,一个个手指支天和屈收,从对手三阴三阳经的导引到以此相表 里的足三阴三阳经及周身气血,在意作用下这些细微的变化使练习 者身心处于不同的状态,其内心感受不是用语言可形容的,所以没 有意的作用也就无从谈太极拳了。但是我们练太极拳时,往往过多 的采用音乐伴奏,过多的参加集体练习,忽略了以意导引的内家拳 的锻炼方法。用音乐伴奏练拳时,注意力主要放在音乐节拍上,收 脚迈步、抱球分手无不在音乐节拍的控制之下;集体练习时,总是 注意调节自己的速度,以求得与大家动作整齐一致。这都干扰了以 意行拳以意导气的内练,也就找不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到” 的内景,也体会不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受。练太极拳时 “意”不可须夷没有,“气断意不断”,“劲断意不断”以心意指导练 拳,意停止了,“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的太极功夫也就无从谈起 了。因此,练习太极拳不能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和集体练习中进 行,应把音乐的伴奏和集体练习作为学拳练拳的一种方法和过程。 学拳者更注重的是以意行拳,’知道练拳的方法、路线、空间位置变 化的同时知道意在何处,明白意的应用,从而不失太极拳的真谛。
浏览5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