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拳术与宗教的密切关联,这已是一个不言而喻的 事实。许多拳种和套路都是依赖于宗教组织得于流传发展的。 其中最著名的就数少林拳和武当拳了,此外还有峨眉拳,太极 拳,相传八卦拳,长拳中的炮拳,八极拳等也都与佛道有关。
拳技与宗教的联系.有许多必然性。
从历史上看,历代的统治者中都有过禁止民间习拳练武 的情况。如隋朝的皇帝杨坚在灭陈国后,就曾下诏“戎张军器, 皆宜停罢……武力之子,俱可学文,人间甲仗,悉皆除毁”,拳 术自然也就在禁之列了。元代的统治者更是如此,自元世祖忽 必烈到元顺帝统治的八十多年间,各当朝者都有禁止民间造 藏兵器和练武习拳的禁令。清朝也是禁止民间练武的,雍正皇 帝还曾下令:“着各省督抚转饬地方官将拳棒一事严于禁止, 如仍有自号教师及投师学习者即行拿究”。
在这种情况下,武艺拳术的流传自然受到影响,但相对而 言,统治者对宗教寺庙内的情况就稍好一些,虽然寺庙被毁, 僧侣道士被迫害的情形也不时有发生,但一方面由于历代统 治者都极为迷信,对宗教仍抱有一定的敬畏心理,有的还深信 佛教,抑或利用宗教为其服务,故而对宗教内部的弭务仍不太 敢干预得太过分,甚至还加以一定的保护。另外,宗教寺庙大 多远离尘嚣,有的甚至设至高山僻壤,官方常常鞭长莫及,这 就使宗教组织的生存获得有利条件.从而使这些宗教内部的 拳技得以保存和发展。
宗教内部对拳术的重视,也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一些主要的宗教如佛、道,其修炼的主要方式是念 经打坐,这种方式相对来说肢体的活动较少。虽然一些较大寺 庙的僧尼道士也耕种一定的田地,但大部分的经济来源还是 靠俗间的施舍,因而总的来说体力劳动还是不多的。为了保持 较旺盛的精力,还得进行身体筋骨上的锻炼,而拳术就普遍受 重视了。
其次,寺庙僧尼道士,除了在寺院内修炼外,也常有出游 或寻访高深师门,或传道布施,由于寺庙多远离市井尘嚣,出 游时又多遇不测,因此必须有一定的自卫防身能力。而一般僧 尼除守护寺院所必需外,很少有带武器的,故而习拳练武就很 I
有必要了。
宗教除了对其内部的拳术发展有影响外,对民间也产生 一定的影响。民间的拳术派系的流传,虽有一定的宗法观念的 制约,但较多的还是同好间的自由组合?同一师门形成一个派 系组织,或结成一定的社、团、馆,内部有一定的规纪,以确保 组织的严密性。由于人员的构成都比较复杂,组织的维系仅靠 几条人为的规纪约束是不行,因此一些社团便借助宗教观念, 通过心理上的约束来维系。较常见的是仿照宗教的入教法规, 借助宗教神的力量,以及一整套拜师授徒、结盟誓约、礼神事 鬼的仪式,来增加组织规约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社团的宗教性仪规有一部分是在仿照佛道和民间宗教的 基础上形成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则随佛道拳术的流向民间而 带过来的。
总之,宗教的组织形式,修行仪轨,及至信仰观念,对民间 拳术派系组织社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浏览2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