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式摔跤教程


一、神经肌肉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应用|当代国际式摔跤教程





1. 肌力评定



运动员的肌力与其运动能力和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肌力可包括肌 肉力量、爆发力和耐力等方面。目前常用于评定运动员肌力的方法有等长测力 法、等张测力法和等速测力法。



(1) 等长测力法



等长测力法也盘静止测力法。在测试过程中,肢体肌肉或肌群进行静止收缩 运动,无关节活动,一次只能测试关节某一角度的肌力o当动作需要维持一个稳 定位置时,相应关节某一角度的静止肌力与其耐力对成功完成这一动作是非常 重要的。测定关节肌肉的等长肌力和耐力最常使用的是测力计,也可用简易方法 评定。



握力:用握力计测定,每侧测3次,取最大值计算。



背力:用拉力计测定,拉力计的握柄高度应与被检者的膝关节平。测定时,膝 伸直,缓慢用最大背伸力量上拉,应避免用骤然暴力,这样易损伤背肌。另外,也 可令受试者俯卧,脐部平齐床边,使躯于上部悬空,然后两手收头后,背伸用力 (检查者固定其双脚),记录其维持时间。男子30秒钟以上者良好,15-30秒钟者 中等,15秒钟以下者力弱。女子20秒钟以上为良好,10-20秒钟中等,10秒以下 者力弱。



腹壁肌力:用仰卧起坐测定动力性力量,可用悬垂举腿持续时间测定等长耐 力。仰卧起坐达30次以上者良好,15-30次者中等,15次以下者为差。悬垂举腿 30秒钟以上者为良好,15-30秒钟者为中等,15秒钟以下者为差。



肩部和上肢肌力:利用单杠引体向上测定。也可手持哑铃(男子5公斤,女子 2.5公斤)侧平举,计算静止用力的时间。25秒钟以上者为良好,15-25秒者为 中等,15秒钟以下者为弱。



(2) 等张测力法



等张测力法也叫动态测力法,在运动训练和肌力评定中使用最为普遍,如卧 推、挺举和负重蹲起等等。在等张测力过程中,肢体肌肉和肌群在关节活动中进 行收缩运动。测试时,所给予的重量不应超过运动员关节活动中所能承受的负荷 范围,否则可能造成意外损伤。等张肌力的评定是根据运动员能成功举起一次所 给予的最大重量,称之为一次测试值。在成功举起所给予的重量后,通常应休息 2~3分钟,然后再举新的重量,每次重量增加不超过2~4公斤。等张耐力目前 一般采用运动员所能举起最大重量的70%进行测试,普通人可连续举起12-15 次,而运动员则应连续完成20-25次。



⑶等速测力法



第七章 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与摔跤运动



?127*



目前国内外已把等速测力作为评定运动员肌肉系统机能状态的一种客 观指标。目前常用测试仪器为美国的Cybex II等速测力系统。该系统能设定 从0°-300°/秒。选择不同的速度,测出运动员的慢速肌力、快速肌力和耐力 等等。在等速测力过程中,由于运动阻力是随关节活动而不断变化并自动调 节的,从而可以准确测出一块肌肉和肌群在整个运动范围的最大肌力。一般 最为普遍的是膝关节等速测试。表7-5-3所示为54名高水平男运动员和35 名同龄男青年的膝关节等速肌力测定。



表7-5-3 高水平运动员膝关节相对最大肌力(单位:牛顿米/公斤)



慢速(60° /sec)



中速(120° /sec)



快速(240。/sec) :



股四头肌



胴绳肌



股四头肌



胴绳肌



股四头肌



眉绳肌



举重n = 7



3.63 ±0.34



1.90±0.12



2.49 ±0.27



1.54 ±0.23



2.01 ±0.27



1.22 ±0.29



短跑n = 1



3.19 ±0.25



1.93 ±0.25



2.30 ±0.15



1.58±0.19



1.82 ±0.21



1.31 ±0.23



足球n = 4



3.10 ±0.33



1.60 ±0.19



2.01 ±0.19



1.13±0.14



1.68 ±0.15



0.87 ±0.13



摔跤n = 2



3.56 ±0.34



1.81 ±0.15



2.27 ±0.18



1.34±0.11



1.85 ±0.13



1.12±0.11



自行车n=10



3.12 ±0.33



1.74 ±0.17



2.12 ±0.16



1.43±0.14



1.74 ±0.13



1.12±0.11



时照组n = 35



2.31 ±0,39



1.46 ±0.27



1.90 ±0.31



1.11 ±0.24



1.55 ±0.29



0.93 ±0.25



2. 肌纤维类型百分比



目前较为公认的肌纤维类型分类为I型(慢肌)及II型(快肌)。II型中又 可分为IIa、IIh及He三种亚型。He型被认为是一种未分化的肌纤维。各种肌 纤维特征如表7—5—4所示



表7-5-4 各种肌纤维特征



I型



Ila型



Ilh型



运动神经原















放电频率















收缩速度















耐力















毛细血管密度















血红蛋白含量















糖元含量



无区别



糖酵解酶活,性















线粒体酶活性















肌原纤维ATP酶活性















pH10.3处理后ATP酶活性



0











pH10.3及4.9处理后ATP酶活性



0



0







?128*



当代国际式摔跤教程



从运动特征看,当进行耐力运动时,优先动员慢肌纤维,而进行速度项目运 动时,则首先动员快肌纤维。这一研究结果在运动实践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为不同肌纤维类型的比例分配是遗传所决定的,一般很难改变。但不同的运动 特点可以使某一种肌纤维类型得到优先发展,使该肌纤维类型的代谢能力提高, 进而使其生理机能能力和对专项的适应能力得到改善。摔跤运动就具有优先动 员快肌纤维的特点,所以在运动实践中应突出这一方式。



学者对田径、游泳、球类等许多项目运动员及无训练者的肌纤维组成作过的 研究表明,无训练者上、下肢肌肉的肌纤维组成平均为50%左右,而运动员的肌 纤维组成却有其项目特点。例如,凡与供能系统能力有密切关系的周期性运动项 目(如各种跑),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比(ST%)最高,而速度 性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则最低,既需速度又需耐力的项目(如中跑、自行车), 运动员肌肉中慢肌与快肌纤维各占一半。技巧性项目运动员如球类运动员的肌 纤维组成平均值与无训练者相近,但波动范围很大。力量性项目运动员(如投掷、 举重)相对快肌纤维较多。令人遗憾的是对摔跤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的研究较少, 今后应多作这方面的研究。



3. 前庭机能稳定性和本体感觉敏感度



摔跤运动主要是在对抗中破坏对方的稳定性而保持自己的稳定平衡。摔跤 运动员的空间感觉、肌肉感觉和协调性取决于前庭分析器官与本体感觉的准确 性,这是摔跤运动员一项很重要的条件。



(1)前庭机能稳定性



前庭感觉器位于内耳前庭,当人的身体或头在空中做直线或旋转运动时,由 于直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变化,就会引起前庭感觉器的兴奋。过度刺激前庭器 官,可引起许多反射性反应,如头晕和目眩,肌紧张发生改变,植物性反应。前庭 受刺激的强度越大,这些反应也就表现得越明显。摔跤运动员如果前庭感觉器官 的稳定性不高,就会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系统地进行运动训练,能提高前庭器官 的稳定性。



常用运动反射观察法来测定前庭器官稳定性。具体方法如下:



用粉笔在旋转椅正中的地面上画一条直线,长6?7米,在直线顶端画一刻 度线。受试者坐在旋转椅上,双脚沾一点水,然后闭眼,头下垂30。,按逆时针方 向,每两秒一周的速率均匀旋转10周。



告诉受试者旋转停止后立刻抬头睁眼,并站起来沿直线行走(不要跑)。事先 要告诉受试者,如果有身体倾斜的感觉或已经偏离直线时,要努力控制自己沿直 线前进。



一人在旁边保护,用粉笔记下走的脚印,并量出脚印离直线的距离。按受试



第七章 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与摔跤运动



?129*



者偏离直线的程度不同,分四个等级评分:



① 旋转停止后,沿直线全程正常行走,偏离直线不超过0. 25米者,属于前庭 稳定性好,可评为5分。



② 旋转停止后,沿直线全程行走偏离不超过0. 5米者,得4分。



③ 旋转停止后,沿直线全程行走偏离直线不超过1米者,得3分。



④ 旋转停止后,2秒钟内站不起来,或行走时偏离1米以上者,属前庭器官 不稳定,评分给予不及格。





浏览1,4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