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科学站桩功


三、交叉训练|大成拳-科学站桩功





当设计一项整体的理想的训练方案时,必须考虑到它的整体影响,像我们的 人体大修九条即是。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它的多种多样性,因为不同的活动才 能促动身体不同的部位。固然我们的肌肉锻炼和卧式功已经囊括了所有的肌肉, 但每个人对人生的情趣要求不同,对运动的情趣也不同。如果经常做同样的动 作,难免有单调乏味之感,因此需要添加一些交叉训练,以资调剂,倍增情趣。



1. 自由太极



太极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你可 能没有听说过气功,但对太极一定耳熟能详,因为气功近年方才兴起,而太极源 远流长,它在西方的盛行也有几十年了!书籍杂志对太极的介绍和推崇,也盈篇 累牍。不过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练太极的人恐怕都未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能 够完完全全从太极中获得益处(包括呼吸与意念之融合)的人,百人之中不知能 有一、二否?这是因为:首先,它的招式太多,繁复难记,标准太极有88招, 400个动作;杨氏太极有104招,500多个动作;即使经中国体委运动司简化的
太极也有24招,174个动作。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要记住这么多招式动作, 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其次,它很容易忘却,必须天天打,月月 打,才能熟记不忘。但人生当中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干扰,如果因故隔了几个星 期,或一二个月不打,再拾起来就比较困难。我自己也曾学过杨氏104招,可以 从头打到尾,有如行云流水,但现在除了还依稀记得“四门打虎”的式样外,其 余都已忘怀了!



习练太极一般可分几个阶段:第一是强记各种招式;第二是注意姿势之正确 及步法、腿法、身法、手型等的运用;第三是注意心静体松,灵活自然;最后才 是劲力的运用与呼吸意念之融入。绝大多数练太极的都在第一及第二阶段中徘 徊,能进入第三阶段的已属少数,只有极少数的太极大师、嫡派传人和多年的太 极教师爷能融入最高阶段。台湾易筋经大师孙镜阳先生曾说:“练三年太极拳之 功效,不及练四个月站桩”,良有以也!



103103因此,我们以练站桩功为主,而以太极为辅,作为交叉训练之一项。又考虑 到太极招式难记,故推出“自由太极”的变通办法。所谓自由太极,即不按死规 定的一招一式进行,仅依照几项基本的太极动作,如亮翅、分鬃、单鞭、云手、 探马、蹬脚、穿梭、转捶等等,然后自己随意动作,挥臂踢脚,高低盘旋,左转 右旋,尽量发挥,快慢疾徐,掌握分寸,在一个旁观者看来,居然也照猫画虎, 煞有介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得自名家传授的呢!



103



103



此法我曾在气功班中试验过,信不信由你。一些美国先生、太太居然盘旋、 回翔,手足并用,或高或低,推掌蹬腿,翩翩起舞,热闹非凡,在太极名手行家 的眼中看来,不免漏洞百出,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就养神健身的观点言,作为一 项交叉训练的节目,它的目的是完全达到了。当然如果你有机会登台表演,或者 想开班授徒,或者有意学其精华,一丝不苟,那还是投拜名师正规学习为宜。



2. 快走与气功之结合



图2-26旋板快走与气功结合图2-26旋板快走与气功结合许多人饭后散步,潇洒自然,慢慢悠悠,左顾 右盼,自得其乐。这种散步当然也不错,比完全不 动强,但其健身效果实在有限,要走就应该作两肘 前后摇动式的快走,作为交叉训练项目之一,可以 作单纯的快走,也可进一步把逆腹式呼吸融入快走 中,这样效果就更加突出了。根据你进行的速度, 开始深吸气,同时数你走了几步,然后呼气也数走 了几步,然后按此步数前进并进行深呼吸,由四五 步开始,逐渐增至六、七、八、九步,最后达十二 步一呼或一吸。在呼气或吸气终了时,也可加入我 们的“憋气”训练,憋气时也数几步,同时不要忘 了我们逆呼吸的要领:意想大气之出入及呼完之鼓气,这样你就不是在快走,而 是在做动式站桩功了(图2-26) o






图2-26旋板快走与气功结合



图2-26旋板快走与气功结合



3. 旋板快走与气功之结合



旋板快走与一般快走无大区别,但有一样好处,就是你双手可以握住前面的 把柄,因而可以入静,这样就把站桩功的五通道(存想、入静、深呼吸、放松及 促进心率)完全融为一体,而成为动式站桩功了。此外,你还可以时不时地进行 一下几分钟的慢跑或急跑,以收取最大的效益。





浏览3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