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气松手,正转横立圈
接上式,边松身松手,边以腰领右手沿正转横立圈的右下弧线左转下松,气松回丹 田,重心移至左脚;再沿左上弧线右转划弧至右胯旁,左手亦划弧相随护中线;重心移 至右脚(图Qio?1?图Qio?4)o ,
(2)转身提腿,震脚开步
以腰领身先左转、再向右回旋折转(胸朝东南角),同时扣左脚、提右腿、右手抓拳 自右向左反转平圈扣把合于腹前,左手自左向右正转平圈合于右拳上,随即松气下沉, 右脚松落下震,左脚松虚开步(东北角),成上合下开势(图Q10.5?图Q10.7)。
图 Q10.4 图 Q10.5 图 Q10. 6
图 Q1O?7 图 Q1O. 8 图 Q1O. 9
图 Q10J0 图 Q1O.11 图 Q1O. 12
(3)松气松手,右打反背拳
先松身松手,松气归入丹田;然后右拳随左转腰经左臂内侧向右(西南角)打一反背 拳,同时左手挂肘收至胸前,重心左移成左弓马步(图Q1O,8?图Q10.10)。
(4)磨盘开合混元圈
以腰领右拳先左转松合,右拳在上,左手在下,气松回丹田;再领两臂磨盘转圈,右 拳以肘为轴、自左向后向右向前盘旋,左手以肘为轴、自右向前向左向后盘旋,重心随 之左右互换;然后右转腰挂右肘、推左掌(朝东南角),重心右移成右弓马步(图Qi。」1 ?图 Q10. 14)。
(5)双松双分,螺旋冲拳定势
两手先向上松引,气松回丹田,然后左手向前(东南角)右拳向后(西北角)同时逆缠 双分双开、再顺缠双收双合,右拳合至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手回掩变一阴指护中,气松 回到丹田;最后左转腰挂左肘、螺旋冲右拳(朝东南角),重心左移成左弓马步。此为掩手 肱捶定势(图Q10. 15?图Q10. 19)。
【要点】
①正转横立圈以右手为主正好转一圈,左手为辅鱼贯相随,同时转圈。
②平圈转身也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右手反转平圈,左手正转平圈。右拳回扣、左 手绕转与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右腿提膝须同时完成,一转而就。重心不升起沉住气,右 腿提好,顶劲领好,左右平准,中正独立。
③右腿下震是松气松腿自然松落而产生的震颠,不可努气用力跺脚,左脚开步是自 然松弹旁开,不要抬腿迈步。
④右反背拳须与左闪身同时完成,相反对称,由中而开,即左肘与右拳对开,闪身 与反打对开,重心左移与右腿蹬展对开,左屈与右伸对开。
⑤磨盘转圈时先左转松合,再右转盘旋回到左,正好完整一圈,使磨盘圈更圆更活 更大,旋转离心力更强。
⑥前后双开双合须圆活流畅,一气呵成,无有间断,重心不升起沉住气。请参看本章 第二节中的“开合圈”。左手一阴指指向与右拳指向、神意指向须一致,三点成一线,为下 一螺旋冲拳动作作好敛神聚气蓄劲的准备。
⑦螺旋冲拳时,左转腰、挂左肘、重心左移、右蹬左弓与右拳逆缠螺旋前伸,须同 时完成,一气呵成。劲由足发右拳领,节节贯穿,周身放松,意气松放。重心不升起沉住 气,不可努气用力或紧张蹩气、追求外形姿势的发力,也不可人为乱抖,追求形式上弹 抖。
浏览1,1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