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令1 (图2 - 226.227.228) 身体右转,重心先右后左,同时双手先外旋后内旋,右掌向
下划弧,与左掌合于小腹前。
口令2(图2 -229) 身体微右转,重心右移,双手外搠至右上方,手掌左内右外,掌背相
对。
图 2 -226 图 2-227
图 2 -228 图 2-229
图 2-230图 2-230图 2-231图 2-231
图 2-230
图 2-230
图 2-231
图 2-231
口令4(图2 -232) 身体左转90度,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回,脚尖点地,同时两掌掌心
重心下沉,提右腿向右前方45度开半步,脚跟着地,同时两手相重心下沉,提右腿向右前方45度开半步,脚跟着地,同时两手相向上随身体运至肩平,方向正东。 口令5(图 2 -233.234) 合于两耳边,掌心向前。
重心下沉,提右腿向右前方45度开半步,脚跟着地,同时两手相
重心下沉,提右腿向右前方45度开半步,脚跟着地,同时两手相
图 2-232图 2-232图 2-233图 2-233
图 2-232
图 2-232
图 2-233
图 2-233
口令6(图2 -235、236) 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收至体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掌向前平推。
要点:L此势与六封四闭的动作基本上相同,惟步法上的转换与双推的劲路不同。该势的推劲较刚,并在推到终点时后 掌根须表现出向下沉,因此沉的速度也要快。
2.由上势发劲后,转而为合,合后再开;要在这合开之中,身体转体扭腰劲,转为左后右前的双托;双托在双顺缠中 要求产生合劲,为双推做好准备。
图 2-235
图 2-236
第二段
第二十势
三换掌
第三十二势
高探马
第二十一势
肘底捶
第三十三势
右擦脚
第二十二势
倒卷肱
第三十四势
左擦脚
第二十三势
退步压肘
第三十五势
蹬一跟
第二十四势
中盘
第三十六势
前瞠拗步
第二十五势
白鹤亮翅
第三十七势
击地捶
第二十六势
斜行拗步
第三十八势
翻身二起脚
第二十七势
闪通背
第三十九势
兽头势
第二十八势
掩手肱拳
第四十势
旋风脚
第二十九势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一势
蹬一跟
第三十势
单鞭
第四十二势
掩手肱拳
第三十一势
运手
浏览2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