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手于右胯旁翻腕,手心向上,身躯先微左转,随即 右转,重心全部移至右足,同时,右手握拳,拳心向上微旋 下缠以反时针方向绕一小圆圈,转为拳心向下(图2-17、图 2-18)。
2 .随着身躯的旋转,左足屈膝上提,足尖下垂,右足单 腿伸直立起,同时两手左掌右拳向右上托起,左掌心向上, 右拳心向下(图2-19)o
3 .右腿下蹲,左足下落擦地铲出,重心前移成左弓步,
左手翻腕,手心向下,转臂平行展开,手臂微屈,不可伸直 (图2-20)。定式时拧腰、扣裆、沉肘。右手仍握拳,拳心向 下,左掌心向右。
要点:
1 .此势与懒扎衣势成对称,故又合称为“二仪势”,取太 极生两仪之意。
2 .着重练习右腿单足起落,掌握平衡。
3 .图2-18,右拳反时针方向微转乃是一解脱手法,有 连解带击的作用。假如右腕被人擒拿,我即右手微一沉带, 化去来劲,右拳翻腕旋转从对方虎口缺口处解脱,反缠压 在对方手腕上,即可出直拳攻击。太极拳是避实击虚的打
法,与外家拳不同,外家拳解法是如右腕被人擒拿,我即以 左手按住对方右手背,使其不易滑脱,右肘前突拗对方虎 口,用顺时针方向反缠拿对方手腕,可伤折对方腕骨,或进 左小臂,贴于对方右小臂上按压,可使对方右小臂脱臼。此 法称之为“金丝缠腕”,但如遇对方臂力强大,就不易奏效。 因为双方是在斗硬劲,弱不胜强。
4 .扣裆的作用,是用于打动对方椿步。此式是以我左 膝内侧,叩击对方右膝外侧或左膝内侧,使之站立不稳或 跌倒。懒扎衣势用的是我右膝叩击对方的右膝内侧或左膝 外侧,着法相同。
以上六式,可以提出单练,反复练习Q
第七式搬拦肘(面向南)
1 .重心微右移,左手握拳绕至右肋侧,拳心朝上,与右 拳合住劲,右拳心朝下(图2-21),紧接着重心左移,成左弓 步,左拳经胸前向左以拳眼横击发劲,右拳自右向左亦以 拳眼横击发劲,左拳心向上,右拳心向下(图2-22)o
2 .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同时,两拳翻腕,自左向右以拳 眼横击发劲,右拳心向上,左拳心向下(图2-23、图2-24)o
要点:
1 .两次发劲动作要连续不断,向左发劲重心先微右移
斛㈱朦—说斛㈱朦—说
斛㈱朦—说
斛㈱朦—说
以蓄劲,向右发,重心先微左移蓄劲。
2 .左或右移动重心时,双拳画弧运劲要松柔,落点时一 抖,发出刚劲,表现出“柔运刚发”、“柔运劲,刚落点”的势
O
浏览1,1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