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一:身体右转。同时,左手顺缠翻掌微前伸,使掌 心朝上;右手顺缠屈肘里收至左臂上侧。同时配合以左膝内 缠、右膝外缠。(图182)身微左转。同时,右掌顺缠向前转 为逆缠,横掌推出;左掌顺缠屈肘里收至胸前,掌心朝右上。 同时配合以右膝外缠、左膝内缠(完成第一次换掌)。(图 183)
动作二:身再微右转。同时,左掌经胸前而上顺缠向前,转 为逆缠,横掌推出;右掌顺缠屈肘里收至胸前,掌心朝左上。同 时配合以右膝外缠、左膝内缠(完成了第二次换掌)。(图184) 身微左转,右膝更前弓;同时,右掌经胸前而上顺缠向前转为 逆缠,横掌推出:左掌转臂顺缠下落,掌心斜朝里右。同时配合 以左膝外缠、右膝内缠(完成第三次换掌)。(图185)
要占:
L此式是在不动步的情况下进行动作,并且没有大开大 合,而仅在胸前很小范围内变换手法,它的转臂收回是顺缠,
? 146 ,
2图183图185
2
图183
图185
转到推劲时是逆缠,这是换掌的特点。
2 .三换掌的过程中,不但在胸前这小范围内达到一动无 有不动的要求,还要在左右转换接头中,搠劲上没有缺陷 (形的凹凸和劲的断续),紧要全在胸中腰间的运化。
3 .三换掌,第一次是用右掌推出,第二次用左掌推出, 第三次仍旧是用右掌推出,它是在不换腿的情况下形成了三 次转换;转换时由干腰裆的变换和腿的缠丝旋转,使腰裆和
? 147 ?
腿部内劲的虚实也随着转换三次,使之仍符合上下相随的要 求;但一条腿支撑全身较久,运动量就较大。此式不仅能提 高体育效果,也能提高技击的化劲技能(这是陈发科老师的 晚年杰作)。
浏览3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