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解说明
1. 方向:木拳图解起式时,以面朝南为前,背朝北为 后,左为东,右为西。动作开始以后,以人体为准,面向者 为前,背对者为后,左右均随人体。
2. 路线:图上的线条标明从这一动作到下一动作所经 过的路线,左手左脚的运动路线由虚线表示,右手右脚的运 动路线由实线表示;箭头表示该动作的终点,也是下一个动 作的起点。身、手、步从此处到彼处的运动都是弧形运动,而 形成整体的螺旋运动。为了表述清楚,拳照和文字对动作做 了分解说明,但在练拳时应连贯流畅。文字说明中,不论先 写或后写身体某一部分的动作,各运动部位都要同时协调运 动,由此而达到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内外 合一、周身一家的要求0
3. 缠丝:手臂运行时,凡小指经过手心向拇指侧方向 的旋腕转膀、沉肩合肘的运行为顺缠;凡由拇指经过手心向 小指方向的旋腕转膀、松肩开肘的运行为逆缠。腿脚运行 时,凡外旋运行为顺缠;凡内旋运行为逆缠。身体运行时, 胸腹要有开合折叠缠丝,胸腹正开或斜开为逆缠;胸腹正合 或斜合为顺缠。缠丝时,周身上下左右一缠皆缠,十八个关 节部位同时进行顺逆缠丝。
4. 运行轨迹:在练拳即描绘太极图时,一般有竖圆、
平圆和立圆三种典型的圆形轨迹,并根据方向的变化而产生 不同方向的斜圆形轨迹。现将三种圆形轨迹说明如下。
(1)竖圆轨迹:凡沿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路线运行的 为竖圆轨迹,如图甲所示。
(2) 平圆轨迹:凡沿左前右后或右前左后路线运行的 为平圆轨迹,如图乙所示。
(3) 立圆轨迹:凡沿后上前下或前上后下路线运行的 为立圆轨迹,如图丙所示。
在分解动作说明中,将竖圆轨迹上下分开时,上半圆路 线为上弧线,下半圆路线为下弧线;将平圆轨迹:左右分开 时,左侧的半圆路线为左弧线,右侧的半圆路线为右弧线; 将立圆轨迹前后分开时,前半圆路线为前弧线,后半圆路线 为后弧线。斜圆形的弧线,在出现时注明方向。
5. 时间:本套路的练习宜慢不宜快,要求静心慢练, 平心慢运,细心行拳,每遍约需6分钟左右。每次练几遍由 习练者自己酌定。静心慢练拳,多练不伤身,越练越长功。
6. 每式动作均从“外形螺旋路线,,和意气运行路 线”两个方面加以表述。习练者在初期阶段应以"外形螺旋 路线”结合要点练习,待拳式动作纯熟、通顺、连贯、圆活 之后,再参照“意气运行路线”,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 到气到,气行形随,而达到意、气、形合一的境界。“意 气运行路线力只是提供一个大概的路线,仅供参考,不可刻 意追求气的运行路线.练气则滞,练意则活,全凭心意用 功。练到功行圆满时,内气自会豁然贯通,浩然运行,周流 全身。
浏览6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