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精义


二、拳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陈式太极拳精义





“导引”和“吐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 《老子》《孟子》《庄子》等著作中已有论述。西汉初淮南子刘 安创编了一套“六禽戏二东汉末年由著名医学家华佗改为“五 禽戏「二者都是后世气功和内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 础。



导引,又称“道引”,它是通过肢体运动达到形神协调的健 身方法,属于古代练气功夫中动功的范畴。“导气令和,引体 令柔”是导引术的基础,也是陈式太极拳中“以形导气”的要



义所在。



吐纳,吐即出也,纳即人也,是指人体之气的出入而言。见 于《庄子刻意篇》“吹峋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 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J这是练气 的一种方法,要求以呼吸而练之,促使腹内恶浊之气随呼而出, 清新的太和元气由鼻而入,有吐故纳新之意。



陈式太极拳融入了 “导引术”和“吐纳术”,把拳术与气功 有机地结合起来。陈王廷把武术中有形可寻的手、眼、身法、步 的协调动作,同无形可见的体内气机运动糅合在一起,使意功、 气功、劲功三者密切地融为一体,促进拳术运动柔过气、刚落 点,从而达到“以意导形” “以形导气” “以气导体” “以意导 气” “气遍全身” “形神兼备”的练功过程和内外双修的目的。 为此,武术界称太极拳为内功拳。





浏览9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