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八卦趟泥步的要领,特别掌握了走圈以后,才能练习基础八掌。
基础八掌分定势八掌和活势八掌:定势八掌是猛虎出山、大鹏展翅、狮子张口、 怀中抱月、白猿献桃、黑熊探臂、指天插地、青龙探爪;活势八掌是行步穿掌、行 步开掌、行步撑掌、行步劈掌、行步掖掌、行步插掌、行步云掌、行步塌掌。
基础八掌是八卦掌的掌法基础,通过练习不仅给练习八大掌,八八六十四掌打 下基础,同时也练习了 “拧腰”。“拧腰”有三种:“推磨” “转磨” “拉磨”。 歌诀有“步弯脚直向前伸,形同推磨一般真”。“推磨”是指转掌时向圆心稍拧腰, 角度45度左右,很容易练习;“转磨”要求里脚直行,颈项、胸口对正圆心,拧 腰角度不许少于90度,不容易练。只有下功夫才能“腰如轴立”;“拉磨”是人 向前行,手在身后如同拉磨一般,拧腰角度不少于120度以上。如果能把拉磨练好, 腰就非常活了,身上的横劲就有了。任何时候都能使自己从被动的状况下解脱出来, 但很难练。总之,只要一天天的练,是会成功的,但不能急躁,急于求成。
练习基础八掌也有上中下三盘,也有快中慢三种速度,均由自己选择练习。
¥八卦掌入门与实战 ?<
练习基础八掌时要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在换势时,动 作配合呼吸,用腹式呼吸法,气沉丹田。强努着练习,可能把功夫练出偏差,枉费 心机,白出汗水了。因而需慎重采用。
定势掌是在走圈中练习的。要左走一定圈数后练一个掌势,换成右走圈仍练此 掌势,才算完成此掌,左右圈数自己决定,但圈数相等,不可偏废那一面。练习基 础八掌走圈几十分钟,中间不停息。这一走,如同站桩。所以八卦掌中的走圈名曰“行 桩”。
练习基础八掌时,首先要掌握每个掌的动作,要姿势准确,熟练后还要练习用法, 以利实战。要操手,目的是练习每掌的劲力和使用之法,一次次练习以能实战为目的。
(三)八大掌、六十四掌
八卦趟泥步是“步”的基础,基础八掌是“掌”的基础。掌握了八卦趟泥步和 基础八掌后,就可以练习八大掌和六十四掌了。
八大掌指的是: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转身掌、磨身掌、翻身掌、 回身掌。通过八大掌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八卦趟泥步的功夫,也可以提高“拧腰” 的功夫。所以练习八大掌只许转磨、拉磨,而不再练推磨。八大掌是八卦掌的根本 功夫,刘凤春先生只一个单换掌就练了三年,未逢对手而名扬天下,足见八大掌的 重要性。只有在八大掌上下功夫,才能练出八卦掌的掌法、身法、步眼、劲力,才 能练出八卦掌的真实并且是真正的功夫。
练习八大掌也分上、中、下三盘,也有快、中、慢速度之分,均由自己决定, 但以中盘掌和中等速度为宜。练习八大掌时要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以意领气,以 气领力,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用腹式呼吸法,气沉丹田。强努压气过分,可能伤身, 慎重采用。
八大掌和六十四掌都是通过走圈来练习的,所以左右皆练才算完成一掌。练 习八大掌时不但要求姿势准确、动作熟练,而且还要学会运用,然后举一反三, 六十四掌也就领悟会用了。掌握了八卦掌的攻防技术,遇敌时能随机应变,进而得 心应手,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四)八卦游身连环掌
八卦游身连环掌是在基础八掌、八大掌基础上练习的连环套路,作用有三:一 为了竞技,参加比赛,比赛时,只练一个单换掌、功夫再大,练一小时,裁判员也
-?>
不买账,且不允许;二为了活动全身每个关节,每处肌肉,各个内脏器官,通过身 眼手法步,心神意念气力的练习,达到益寿延年的养生作用;三是在意念引导下, 练习六合归一,七拳互用,明腿暗腿,斜出正入,以走为用。练习时,要求忽前忽 后忽左忽右,穿插而走,绵绵不断,有如行云流水,又如龙蛇飞舞,起伏不停。拧 裹钻翻,变化万千,奥妙无穷。
(五)八卦九宫掌
八卦九宫掌是在9根木桩中按九宫走向练习,仿佛在9个敌人围攻中穿梭战斗, 是八卦掌的实战套路。练习九宫八卦掌时要以意当先,气沉丹田,以意领气,以意 领力,以意念引导每个动作的攻防意向和劲力。要自然呼吸,随着每个动作的变换 而气沉丹田。丹田力发,逐步达到实战之目的。
(六)八八六十四手
八八六十四手是直趟练习的套路,每趟8手,共8趟,故称“八八六十四手”。 八八六十四手完全是八卦掌的攻防技击,熟练地掌握了八大掌、八八六十四掌、九 宫掌、八八六十四手的实战技术,就完全掌握了八卦掌的技击特点。
掌握了八卦掌的技击特点,再练习八卦掌的八大掌、八八六十四掌、八卦游身 连环掌时就掌掌不空,能充分体现八卦掌的意、气、力,充分认识了八卦掌的内涵。 把八卦掌功夫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会越练越精,越练越明,越练越认识到八卦掌的 博大精深,越练越会得心应手,进而达到随心所欲的高度。
(七)操手
拳谚云:“千招会,不如一招熟。”因为熟能生巧,巧能变化,出手成招,一 战成功。怎样才能一招熟?就是除了练习八大掌,六十四手外,还要“操手”。”操 手”就是从千变万化的掌法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最善长的手法进行单独操练,每 天一练就是数十遍,经年不已。如程廷华先生的最著名弟子李文彪先生那样,为了 练习一个塌掌,每天要打钉有狗皮的木板,一打就是3年,掌心都为之凸起。与人 交手时,只要被打上三成劲,就吃喝不下,何况七成劲、十成劲!无人敢接此手。
“操手”的目地有二:一是把手法练熟,出手就能用上;二是把劲力练出来,
大八卦掌入门与实战 ?<
马到能成功。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己的“绝招”。除了练“绝招”外,还要操一 些程氏八卦掌中最常用、最好用、最具特色的手法,不仅熟而生巧。最主要地是练 习八卦掌的劲力,主要是“寸劲”和“爆炸劲”,练不出“寸劲”、“爆炸劲”就 不算做八卦掌法。所以老前辈说:“练掌不操手,什么也没有。练掌又操手,出手 就能有。”
练习八卦掌的过程就是“说手” “喂手” “领手” “试手”的过程。每掌每势 怎么用?老师要讲解,教明白,叫“说手”;老师出手让学生来用,叫“喂手”; 在学生掌握一定手法后,老师要领着学生,用叫“领手”;“领手”后才能在同学 之间试一试,这就叫“试手”。通过“试手”,即互相切磋,找出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再去练习八卦掌法,自然会更上一层楼,突飞猛进。过去练功时,老师经常在自己 的学生中拴对,让他们经常比试,不断提高技艺,就是这个道理。
浏览1,266次